9月18日,記者了解到,江西目前發現的古橋有3068座,其中明清古橋占據其中的96.7%。
值得關注的是,因年久失修,江西最長的古代石拱橋——萬年橋及其相鄰的聚星塔需修繕。修繕工程立項已經國家文物局批復,正抓緊編制修繕工程技術方案,預計在明年底前完成修繕。
萬年橋是江西最長的古代石拱橋
據南城縣博物館館長金會林介紹,萬年橋位於該縣東北十裡的武崗潭上,橫跨盱江兩岸,全長411米,高10米,拱圈跨度14米,共有23個孔,24個墩。該橋建於明崇祯八年(1635年),竣工於清順治四年(1647年),迄今已有367年的歷史,為江西最長的古代石拱橋,與聚星塔一起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會林說,聚星塔是一座磚石結構的風水塔。始建於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初名啟元塔,後改名聚星塔,是江西罕見的一座斜塔。塔高30米,整個塔體向北傾斜。
萬年橋和聚星塔明年底前完成修繕
“受洪水沖擊和過往船只撞擊,個別橋墩下沉,分水嘴開裂。”金會林說,萬年橋原橋面材料被拆除或被掩蓋,部分橋體石塊風化嚴重,部分地方還遭人為塗抹、污染。
“聚星塔塔坪由於缺少日常維護,塔坪四周灌木叢生,長滿雜草。”金會林說,塔壁粉刷層風化斑駁,脫落嚴重。
記者了解到,日前,國家文物局對萬年橋和聚星塔修繕工程立項報告已經批復。目前,江西文物保護機構正在抓緊對萬年橋和聚星塔的修繕方案進行修訂完善。金會林說,按照目前進展,明年底前,萬年橋和聚星塔將完成修繕。
明清古橋占江西古橋文物96.7%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肖發標作為江西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對江西已發現的古橋情況如數家珍。他說:“通過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江西共發現古橋文物3068座。”其中明清古橋居多,尤其是清代古橋達2591座,明代古橋有376座,明清古橋占據江西古橋文物的96.7%。
2400余座古橋整體保護較好
據肖發標介紹,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情況看,江西目前發現的3068座古橋文物中,僅有600座保護較差,其余古橋的整體保護都還算好。
另外,有2758座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也就是說,這些古橋尚未納入法律保護的范疇。
對於古橋的保護,肖發標認為,已經納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橋,當地政府應該依照法律法規加強保護。對於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橋,隨著近年來交通線路的變化,其中相當部分古橋的承載力不能滿足當下的需求,已不再作為要道。古橋實用價值漸減,但歷史價值、觀賞價值依舊不容小觑。古橋所在地應針對這類古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修拓寬,增加其實用性,避免旁落至雜草叢生的境地,尤其防止因地方建設導致古橋被毀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