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建築施工要熟悉傳統的施工法則結合現行規范

古建築施工要熟悉傳統的施工法則結合現行規范

日期:2016/12/15 1:17: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對於中國古建築施工工藝的要求和質量監控的措施,全國還沒有形成規范性的強制性條則,也沒有系統的施工規范文本,所以施工中我們必須熟悉傳統的施工法則,還要結合現行規范。監理工作應該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首先對所監理的施工項目要有一個文化價值的定位,有一個仿古年代的時空界定。應該把我們所監控的項目,視為一件藝術品的創作,是一個中華文化歷史符號的再現,有了這種文化品位的監控意識,就有助於我們在監理過程中把握方向。
  第二、首先我們應該做好施工前的預備工作。要認真研讀圖紙,傾聽設計方的設計目的,傾聽專家學者的意見;在重建的項目上更要聽史學者,民族學者的意見。從工程施工主體結構出發,我們一般可以把工程分為基礎工程,大木作工程、小木作工程、屋面工程、石作工程、樓地面工程、彩繪及裝飾工程。對各個部類的工程反復進行研究,並結合施工方的組織設計,大體把握住施工中可能會出現的質量隱患,將前期意見提交施工方,設計方共同商榷,形成科學、合理的監理方案。
  第三、因為古建築的特殊性,施工監控中要特殊注重關鍵詞優化,對各個工程部類質量應緊密跟蹤。不疏於每個環節的監控,對於不吻合質量要求的材料果斷不能進入施工場地,特殊對材料的再次處理和加工要堅持既定的程序和原則。
  第四、古建築承包施工過程中工程量計量,比其它工民建項目更具有特殊性。因為古建築的施工,從某種意義上講,活化勞動所占投資的比例要大些,施工中工程量的認定、價格的合理界定,都沒有一個系統的、科學合理的參照系統。作為建設監理單位,是服務於業主的,我們的義務是投資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所以我們就要清楚每一項工藝和每一種材料的現實價值,這樣才能公證的評價,認定每一項施工項目的投資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