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大嶺村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琉璃瓦古建築擁有百年歷史的

大嶺村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琉璃瓦古建築擁有百年歷史的

日期:2016/12/15 1:37:2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景觀村落”指我國境內具有數百年以上歷史,現存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較為豐富和集中,傳統風貌、地方特色、民俗風情基本保存完好的村落。統計表明,在我國現有的約60萬個村莊中,具有保護價值的古村落大約有5000個,景觀村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通過考察,從建築、規劃、文物等多個角度進行比較、分析,讓古村落景觀得到更有效的保護與傳承,古老再度新生,這是“中國景觀村落”評選活動的重要意義所在,也希望借此喚醒民眾更強的文化保護意識。

    可做復古工程時,設計者為方便村民出入,新建的琉璃瓦仿古門樓比原來寬了20多厘米,於是顯小的古匾額被淘汰。大嶺村裡的古民居已經不多了,隨處可見的是兩三層乃至五六層小洋房,瓷磚已逐漸“蠶食”了青磚外牆。大嶺村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擁有百年歷史的古民居、歷史文化遺存和村子的山水格局。如果要恢復對村落格局確實有重要意義且確定可考的建築,就不應該摻雜太多基於旅游考慮的願望。 古文化村落最好有依據去修復,用回原來工藝、原材料、原結構。本來門樓的風格是粗犷的,就沒必要變成精致的風格。如果有古牌匾而棄用,是與復古相背的。 還陸續挖掘出一些殘缺不全的隋唐時期的佛像。出於對該址原主的歉意和尊重,後來黃徹另建一座塔形墳墓,將這些遺物收集安放在墓中。鄉老們懷疑,當年建宮的工人就地取材,利用原來的“梵宮”石材打造石柱,所以現在柱面藏有梵文。

    濟南雖然是一座沒有做過都城的城市,但是建築質樸內斂規矩本分,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還有很多西式風格的老建築,是濟南這座城市自主開埠和早期民族工業產業發展歷史的見證。那些迫不及待要拆掉這些建築的人已經上了房頂開始揭瓦了。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築,那些見證濟南第一代民族資本發展的老別墅,瞬間只剩下殘垣斷壁,就像一幀幀寶貴的古書,被一頁頁迅速燒掉。在煙台的煙台山附近,大量的古建築被保護下來,也形成了一片難得的使館街和歷史建築風情區。我覺得,濟南完全可以利用殘存的那些商埠老建築區,開發一處原汁原味的民國風情街區,效果並不會比外地的那些老建築群差。文物部門將對殘損嚴重的邊坡部位及斷面進行覆土、補夯加固、修補,清除對牆體穩定有威脅的植物根系,完善長城附近山體的排水系統,引入植被保護等,並選擇有代表性的區段、關堡或其他歷史遺存。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具有傳統風格的琉璃瓦村落文化景觀,在時代的進程中日漸消失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關鍵是要讓居民住在古村裡,這才是最好的保護。很多問題已得到解決或者正在解決中。總體看,景區整改基本實現了預期的目標,經營管理秩序得以規范,旅游環境有顯著提升,暗訪總體印象較佳,所以保留五A牌子。但同時出現的生活不便等問題,確實也阻礙了不少人對古老建築和文化的堅守意願。“活態”人文保護尚未得到相應的重視和有效的破題。建築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東方建築文化研究所專家馮江在實地察看了大嶺村復古工程後,認為大嶺村的復古工程確實有違歷史原貌。學者感歎“古村落的保護,比保護一個故宮更難”。這是因為古村落自建村以來,都是人們聚居的地方,生活方式、思想理念都會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發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