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古建築正覺寺展新容 猶如當年盛世般景象
日期:2016/12/15 1:31:2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據清康熙《常州府志》載,正覺寺建於唐開元年間,初名開元寺,乃大夫李遵舊宅,寺內舊有銅模唐明皇像。宋代改額正覺寺。清乾隆《陽湖縣志》記元人薩天錫《正覺寺晚歸》詩雲“粥魚聲已罷,日暮掩柴扉,送客月在地,出山雲滿衣。
1860年及1900年,圓明園兩度罹劫時,因正覺寺獨處绮春園牆外而幸免於難。但據說該寺曾一度為義和團占用。八國聯軍侵華時,駐在對面朗潤園的德軍收容所,毀壞了本寺一些門窗古建築材料和佛像。民國初年,正覺寺被曾任北洋政府代國務總理的顏惠慶購作私人別墅,拆去佛像,改造裝修,資遣喇嘛。
正覺寺,位於绮春園正宮門之西,與绮春園既有後門相通,而又獨成格局,單設南門。正覺寺實際上是清帝御園圓明園附屬的一座佛寺,俗稱喇嘛廟。占地1266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3000平方米。由二名喇嘛住持。寺內設僧房八座22間,由正覺寺山門、天王殿、三聖殿、文殊亭、最上樓、配殿等主要建築組成。 正覺寺山門外檐刻有“正覺寺”三字,為乾隆御書,漢、滿、藏、蒙四種文字合璧。 文殊亭為八方重檐亭,外檐匾上有“文殊亭”三個字。該亭又稱殊像閣、文殊閣。據記載,文殊閣內奉有文殊菩薩騎青獅之像,總高二丈有余。
1961年,真覺寺被列入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被辟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這是第一座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籌建於1982年,在1987年正式成立。主要陳列一些資料、照片以及比較精細的石刻工藝品。全館共設8個展區:
功德碑陳列區:於寶座的北面,共有為明、清兩代有功之臣歌功頌德的碑刻12通。其中為清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傅恆宗祠碑,其形制和雕刻堪稱碑中之精品
墓志陳列區:展有唐至清記錄北京歷史、地理、政治等資料的墓志105塊。
藝術石刻區:陳列藝術石刻200余塊。其中東漢的阙柱、阙表為北京第一古刻。北齊、北魏的佛造像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會館碑陳列區:展出山西、河南、安徽、浙江等8個省,共53塊同鄉、同業會館碑。
寺觀碑陳列區:共有寺、廟、觀、庵的碑刻14通。
石雕陳列區:展陳各類石雕69種。其中一座清代石享堂是由三十余組石雕組成的石仿木建築,極為精美。 耶酥會士碑陳列區:共展出外國傳教士墓碑36通。
寺院分殿堂區、生活區、佛學院三個區。中軸線上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互殿和藏經殿五座雙檐大殿隨山勢漸次升高,鐘鼓樓與牌樓門相映照,青山綠水,白雲藍天,紅牆黃瓦,樓閣重疊。 其中,大雄寶殿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高居於飾有九龍墨石雕御道的三層圍欄月台之上。殿內高12.5米的三尊樟木大佛,以及釋迦牟尼成道景德鎮的陶瓷壁面,八根漢白玉盤龍柱,雲南劍川青皮木雕隔扇門,華貴的藻井均屬廟宇建築之精品。
正覺寺,位於吉林省敦化市六頂山風景旅游區,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最初規模不大,幾經擴建整修,至民國年間,有正殿五楹、配殿和簡單的僧房,占地面積約二千平方米。歷任住持有唯空法師、尊國法師、興運法師等十馀人,是比丘尼修行道場。興運法師的弟子佛性法師,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復興、擴建正覺寺的主要人物。
通過她本人多方努力和有關古建築材料部門協助,終於在一九九二年九月破土動工,一九九四年九月十日山門及大雄寶殿等建成。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河北柏林禅寺住持淨慧法師、長春般若寺住持成剛法師親臨開光盛典。美國萬佛城宣化法師捐贈數萬美金支援正覺寺的建設。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副校和季羨林先生從傳統文化角度對正覺寺的建築進行了全面論證,並分別題寫了中文匾額和梵文匾額。
正覺寺是一座典型的皇家佛寺,位於圓明園绮春園的西側,共占地14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49平方米,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五佛殿、三聖殿、文殊亭、六大金剛殿、最上樓等建築,是一個封閉的長方形建築群。
由於正覺寺是圓明園唯一幸存保留至今的古建築,對於研究清朝歷史和圓明園的建築風格有著重要意義,上世紀90年代,正覺寺的保護問題得到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圓明園等單位的重視。圓明園管理處特別發行了圓明園正覺寺開放首日紀念封,向游客限量發售。據主辦方介紹,開放首日前來參觀的前90名游客可免費獲得一枚紀念封。正覺寺是清帝御園圓明園附屬的一座佛寺,位於绮春園西側,建成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它與绮春園既有後門相通,又獨成格局,實際上是清帝御園圓明園附屬的一座喇嘛廟。
從70年代起,海澱機械制造廠(北京長城鍋爐廠)等三個區屬企業進駐正覺寺,由於這些單位亂拆亂建,寺內僅殘存山門、文殊亭和四座配殿及二十六株古樹。2003年,一期修繕工程完畢後,市文物局將正覺寺復建工程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2004年9月修改後的復建方案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的審批。復建工程的建築面積規模為2659平方米,項目總用地面積14300平方米。
圓明園規劃科科長介紹,圖紙是嚴格按照現有建築、文獻和歷史資料設計而成。為此,文保所和圓明園多位規劃建築人員翻閱了大量史料。復原方案由北京市文物建築保護設計所完成,市園林古建公司負責施工。2010年10月,正覺寺主體完工後,當時木材、牆體上還未塗上油漆。工作人員解釋,木材中水分較大,為了保證施工質量,經過半年的晾曬後,到今年上半年才開始進行油飾和彩繪。
修繕一新的正覺寺莊重肅穆,氣勢恢弘,寺內古木參天,在中軸線上,天王殿、三聖殿、文殊亭、最上樓等灰頂紅牆的樓閣一字排開。新建的天王殿是單檐歇山式古建築材料建築,面闊五間,建築面積約202平方米,有單翹單昂五踩斗拱和金線大點金龍錦枋心旋子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