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鎮宅寶匣
日期:2016/12/15 0:59:3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古建築的寶匣放置在正脊正中的脊筒內,匣內盛放著房屋的“鎮物”。脊筒正中的位置叫“龍口”或“龍門”,古建正脊正中的脊筒是要等其他工程項目完工後最後安放的,所以放入寶匣的過程就叫“合龍”、“合龍口”或“合龍門”。
故宮內的古建築上寶匣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就修繕過程所見,大至主要殿座、崇樓,小至門樓、罩棚,均有寶匣發現。目前寶匣發現地點有保和殿、武英殿東配殿、儲秀宮後西配殿、儲秀宮、儲秀宮東配殿、麗景軒、翊坤宮東配殿、玄穹寶殿、奉先殿、奉先殿後殿、西華門、永壽宮前殿、永壽宮後殿、協和門、太和殿、壽康宮、漱芳齋、養性門、體和殿、承乾宮、承乾宮後殿、頤和軒、景祺閣、翊坤宮、平康室、坤寧宮西暖殿、貞度門、坤寧宮東暖殿等處。
寶匣有等級之分,尺寸不一,質地各異。從已發現的寶匣看,其質地大致有銅、錫、木三種。寶匣扁方形。銅寶匣制作較為精美,表面鍍金,有的還刻龍鳳雙喜圖案。錫質寶匣,有的表面彩繪龍紋,有的則無裝飾。木質寶匣一般無裝飾。
寶匣中所裝“鎮物”大致類同,有五色絲線、五色絲綢、五色寶石、五個元寶、五種香木、五種藥材、五谷、金質壓勝錢24枚(上鑄有“天下太平”四漢字,也有滿漢文合璧的)、經、咒等。
據記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太和殿,寶匣內放:
金锞一錠,牌一個,共重三兩四錢五分。
銀锞一錠,牌一個,共重一兩八錢五分。
銅锞一錠,牌一個,共重四兩。
鐵锞一錠,牌一個,共重三兩。
錫锞一錠,牌一個,共重三兩。
金錢八個,每個重一兩七錢。
五色寶石五塊(紅寶石、藍寶石、翠、碧玺、玉石)。
五經五卷(系忏咒)。
五色緞五塊。
五色線五绺。
五香各三錢(紅绛香、黃芸香、紫沉香、黑乳香、白檀香)。
五藥各三錢(生地黃、木香、河子、人參、茯苓)。
五谷(高梁、黃米、粳米、麥、黃豆)。
上個世紀90年代修繕平康室時取下的寶匣,長42.1cm,寬28.8cm,厚5.5cm,銅質錾龍鳳紋,中間雙喜字,下面海水江崖,保存比較完整。
2005年在貞度門取下的寶匣,長28.4cm,寬21.4cm,厚5.9cm,銅質光素無花紋,但內裝“鎮物”比較完整,尤其是五藥,分別用五個紙包,並墨字注明木香、地黃、沉香、人參、茯苓各三錢;咒有九頁,分別是淨心咒、淨口咒、淨身咒、淨天地咒、安土地咒等。這是以前不多見的。對於以後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