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明代古墓藏身福建長樂荒山破損嚴重亟待修葺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

明代古墓藏身福建長樂荒山破損嚴重亟待修葺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

日期:2016/12/14 21:34: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長樂村民反映,國慶前夕,當地發現江田鎮南溪自然村深山有一處明代古墓,為中憲大夫謝夷菴和長子副都御使謝士元,於公元1488年所立。然而,該墓損毀嚴重,亟待修葺。
  近日,東南快報記者在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蔣濱建以及謝氏代表等帶領下,來到該明代古墓。
  在古墓現場,記者發現墓地一片狼藉,隨處散落著凌亂的花崗石,有明顯遭到破壞過的痕跡。一塊墓碑被推倒在地,石旗桿不知去向,只剩下一個蓮花型底石。
  經現場測量,發現該墓碑長約2米,高約1.1米,厚約23厘米,是由整塊淺白色花崗刻成,墓碑重量超過1噸。據蔣濱建介紹,該墓碑是以皇帝批准诰封的規制而成。
  “如果是被盜,只要挖一個小洞,人可以鑽入就行。而將石頭打爛、碑石推倒,這些都過於麻煩,側面證明這與偷盜無關。”蔣濱建說,從現場環境來看,該墓破壞於“文革”期間。
  “是國慶前夕被人發現的。”謝氏後人謝國平說,墓主人是中憲大夫謝夷菴和長子副都御使謝士元,於公元1488年所立,共4圹。公元1600年,謝夷菴的曾孫戶部尚書謝傑又進行重修。
  據漳板村謝氏族長謝聖泉介紹,墓主謝夷奄,享年82歲,葬於鳳山。謝夷菴的長子謝士元,在從四川回鄉時,為父親和自己修建的墳墓,占地規模很小。
  到了公元1600年,身為戶部尚書的謝傑,向萬歷皇帝請示返家重修祖墳。得到皇帝批准、又身為朝廷重臣的謝傑,按理說完全可以把祖墳修復得金碧輝煌,但是依舊小規模修復。
  對於蔣濱建原狀修復古墓、挖掘謝氏名人文化等建議,已經得到江田鎮以及福建謝氏委員會重視和支持,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籌備當中。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