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14國洋學生赴浙江金華開啟古村落之旅 體味中國鄉愁

14國洋學生赴浙江金華開啟古村落之旅 體味中國鄉愁

日期:2016/12/14 11:27: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金華6月23日電(記者 奚金燕)為零距離感受中國鄉村文化,23日,來自德國、英國、美國等14個國家25所高校的42名教授和學生走進浙江金華,開啟了為期21天的古村落體驗之旅。期間,他們住在村民家中,吃當地民俗小吃,看中國民族風情表演,將沉澱在古村落中的中國“鄉愁”印記,镂刻於青蔥歲月中。     一縷炊煙、一拱石橋、一顆古樟、一場道情、一家團圓……古村落,作為社會的基因,在春去秋來的時令流轉間,在稼穑社慶的農事瑣記裡,無言地傳承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在金華,散落著195個古村落。這些古村落沉澱著歷史悠久而內涵豐富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有優雅的建築形態、優美的人居環境,又有悠閒的原鄉生活、濃郁的鄉村風情。   為進一步推動金華古村落保護和開發創新工作,擴大民間交流,23日,“海外名校走進金華古村落”項目正式啟動,42名洋教授和洋學生走進金華瑣園村,與村民同吃同住,感受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風情。   正如馬克·吐溫所言:“旅游可以破除偏見,頑固以及狹隘的思想”。在美國西伊利諾伊州大學副教授傑裡米·羅比內特看來,沒有一種途徑比旅行更能真正地了解中國文化。   傑裡米相信通過這次體驗之旅可以使大家踏出固有的環境,改變固有的想法,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人以及當地特色文化體驗,“我相信在接下來的三周裡,大家都會收獲滿滿。”   來自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學生諾克·瓦爾克林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諾克告訴記者,在她四歲的時候曾跟隨母親在中國短暫生活過。昔日的記憶早已遠去,時隔多年後,出落成大姑娘的諾克再次來到中國,感觸非常深:“中國的變化實在太快了,發展也太快了。”   來到瑣園村後,諾克對一切都感到非常新奇,這裡有著龐大的明清古建築群,務本堂、懷德堂、聚義廳等古宅各有特色,也有如詩如畫的山水,綠樹村邊合,滿庭花簇簇。越過斑駁的門檻,撫摸著精良的花窗,就仿佛走進了中國古老的歲月中。   “一直以為中國的農村非常落後,現在親眼看到後,我才知道中國農村非常有底蘊,這裡的古建築保存非常完好,食物也非常誘人,環境也非常整潔。”諾克忍不住為中國古村落點贊道。   “旅游很好玩兒,不過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只顧著玩,忘了跟當地居民談天,也沒有試著學當地語言,也沒有體驗當地文化。常常我們去別的國家,把我們的西方文化帶到別的地方,卻忽略了旅行的真正目的。”對於接下來的旅程,諾克表示非常期待:“希望能夠在這裡擁有一段美好的時光,記錄下在這裡的體驗,寫成游記然後發表出來,滿足自己的同時也能夠分享當地文化。”   據了解,第一期活動期間,洋學生們除了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建築、民俗風情的魅力,如包餃子、觀看舞龍燈、踩水車、欣賞婺劇等,還將提供古村落保護和開發的建議方案,制作宣傳資料,在國際舞台上展示中國古村落,將“中國故事”傳向世界。(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