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端午和屈原主題詩歌亮相北京地鐵

端午和屈原主題詩歌亮相北京地鐵

日期:2016/12/14 9:45:36      編輯:古代建築史

    值傳統佳節“端午”到來之際,為傳承端午文化,弘揚屈原精神,一組以“端午和屈原”為主題的的詩歌日前亮相北京京港地鐵4號線。

    據了解,本組“4號詩歌坊”主題詩歌將展示在京港地鐵4號線第12號和第39號兩列列車的車廂內和馬家堡、動物園、西單、人大等地鐵沿線的車站裡,活動將持續至今年7月12日。這也是京港地鐵4號線繼“4號美術館”之後,北京地鐵線上又一道亮麗的藝術風景線。郭沫若、余光中、洪燭、伊甸和屈金星等10位詩人的作品入選其中。

    身為屈原後裔,本期“4號詩歌坊”公益活動策劃人、詩人屈金星表示,屈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之一,其精神光照日月,其道德澤被千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傑出代表。他同時透露,將在端午前夕推出一場他本人創作的《屈原頌》大型詩歌朗誦會,以此讴歌屈原精神,傳承端午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詩歌被喻為陽春白雪,如今乘著亮麗的地鐵列車,走向了千千萬萬尋常百姓的心目,得到了爆發性的展示和傳播;詩人們為此而感到極為興奮和驕傲,積極主動地伸出了援手,給與了高度評價。華語詩壇泰斗洛夫先生從加拿大來信說:“世界各大都市都在做,中國總算趕上了。”

    京港地鐵“4號詩歌坊”負責人高翔介紹說,打造人文地鐵是京港地鐵公司一直以來堅持的目標,“4號詩歌坊”旨在利用北京地鐵4號線地鐵列車、車站展示空間,定期以不同主題展示國內外優秀詩歌,從而為乘客提供更為豐富的車旅體驗。

    “4號詩歌坊”項目學術顧問、詩人北塔表示,希望詩歌能夠走進交通生活等公共空間,希望與京港地鐵一道將“4號詩歌坊”打造成為乘客喜愛的又一文化品牌。

    作為屈原後裔,屈金星曾參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相關文化活動的創意策劃,先後創作了《北京奧運賦》、《上海新賦》、《廣州頌》、《小浪底賦》等作品。其創辦的屈金星文化創意工作室作為一家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文化策劃機構,將從2012年5月-2012年11月襄助京港地鐵“4號詩歌坊”這一公益文化項目,為首都弘揚國學,傳承經典做出了獨特而珍貴的貢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