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具有1500年歷史安居古鎮 “修舊如舊”搶修了一批古建築

具有1500年歷史安居古鎮 “修舊如舊”搶修了一批古建築

日期:2016/12/14 9:50:35      編輯:古代建築史

 

  安居古鎮位於銅梁縣北部,涪江與瓊江交匯處,距重慶市主城區約66公裡,距銅梁縣縣城20公裡,是銅梁縣北部的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具有1500年的歷史,隋朝始建縣,明成化17年(1481年)復置縣,持續時間247年。2008年被評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安居是一座體系完備的多功能古鎮,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優美的自然景觀具有極其重要的文物保護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鎮內不僅有聞名遐迩的“九宮十八廟”,還有令人歎為觀止的“安居八景”。既有唐代詩人韓愈,宋代書法家米芾等文人墨客在此流連的史事,又有充滿異鄉風情的福建會館、湖廣會館、江西會館、廣東會館等明清建築;既有馮玉祥將軍宣傳抗日、劉伯承元帥發動革命的足跡,又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四期辦班的舊址。
  古鎮座山抱水,自古便有:“依山為城,負龍門,控鐵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歷千裡而入境,與篼溪、瓊江、烏木溪水會於城下,繞城三匝陷為深潭"之句。古鎮氣候宜人,風光旖旎,漫長的歷史長河,逐漸形成古鎮山水相依的特色風貌。江水悠遠,石板街跌宕起伏,民居、寺廟、祠堂、城門、碼頭、渡口等古跡,映射出安居悠久的文化底蘊。
  安居古鎮歷史悠久,文化早興。龍文化、宗教文化、碼頭文化、瓊、涪兩江四岸的沿江巴文化交相輝映,傳承至今。安居古鎮的生活習俗、歌舞戲曲、工藝美術獨具特色,豐富多彩。尤其是以龍燈、雕刻、竹器編制為代表的民間文化,充分反映了古鎮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常年開展的端午龍舟賽、民俗歌堂會、川劇座唱、打蓮花落等民俗活動讓人回味追憶。
  近些年來,安居古鎮保護突出重點,按照“修舊如舊”原則,結合民間力量,搶修了一批古建築。2003年對引鳳門、明城牆、會龍橋、引鳳橋進行了修繕;2004年對古佛廟進行了恢復修建;2005年對龍興寺進行了恢復重建;2006年對波侖寺的大雄寶殿和觀音殿進行了修繕;2007年對核心保護的傳統街區太平街、會龍街、火神廟街、大南街、順城街、西街進行了一次房屋正立面修繕和石板街道修復;2008年對城隍廟進行了修善;2009年投入對禹王宮、媽祖廟進行了修繕;2010年對下紫雲宮進行修復,同時籌集資金600萬元,分別開始實施對元天宮進行恢復重建,對吳家祠堂和萬壽宮進行修繕。
  為了更好的挖掘安居古鎮歷史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資源,縣政府正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出、政企合作、打造一流”的思路,緊鑼密鼓地與國內外多家有意向和實力的商家洽談,擬共同打造面積約60平方公裡的重慶安居古城城鄉統籌示范區,該示范區以古城旅游、影視拍攝、休閒度假、觀光農業為核心產業,立足成渝兩地並輻射全國,力爭成為比肩麗江、西部一流的千年古城。中國規劃網重慶12月2日電 記者羅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