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大學生立志重建從化太平鎮錢崗古村
日期:2016/12/16 18:37:42   編輯:古代建築去年下半年開始,廣外賽扶團隊(SIFE GDUFS)的15名大學生將足跡延伸到從化太平鎮錢崗古村,立志通過自己的行動使古村重煥新顏。上月底,他們憑借該案例在2008年SIFE華南賽區比賽中摘冠,晉級全國總決賽,將與北京大學、天津大學等代表隊角逐進入SIFE國際總決賽的資格。 文/記者賴偉行
“走在鵝卵石鋪成的路面上,穿過經歷了近千年歲月的廣裕祠,一種歷史感油然而生。”這是廣外大三學生羅卓越第一次走訪錢崗古村之後的感受。身為廣外SIFE的PM(項目經理),他和其他14名隊員一起,每年都要在廣東境內尋找可供可發的項目,把自己在課堂中學到的商業知識運用到實際之中,再把成果轉化為案例,展示在世界500強CEO們組成的評委團前。
麻雀雖小 五髒俱全
廣外SIFE的隊長潘雪對記者說:“我們的團隊人數雖然不多,但也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根據隊裡志願者不同的特長分成市場部、人力資源部、信息技術發展處理決策部、公關部和財務部。因為隊員中有一位就來自錢崗村,他介紹的情況又讓我們覺得這裡其實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所以就選擇了這個項目。”
潘雪說,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們每個星期的周末都乘車一個多小時去錢崗村,先獲得感性認識,再制定改造方案,開始為宣傳廣裕祠和錢崗村村民的生活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路邊“講古” 網絡推介
“各位叔伯街坊,作為一名老廣州,你不可能沒聽過廣裕祠?”廣外SIFE的志願者舉起“大聲公”,以“羊城講古佬”的架勢向街坊們講起了“羊城有段古”。這是發生在濱江街道綠化廣場的一幕。
為了宣傳廣裕祠,潘雪和廣外SIFE的志願者們紛紛走上街頭,向過往的行人“講古”兼義賣,其中由錢崗村當地小學生親筆畫下的廣裕祠繪畫最受歡迎。原來,他們專門開發了廣裕祠的VI(Visual Identity)系統——包括從印章、門票、宣傳單張、購物袋、筆記本、電子雜志《印象錢崗》到FLASH游戲《探古尋幽—錢崗村》,幾乎無所不包。
羅卓越說:“我們的隊員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這個游戲做了出來,放到網上後,連續一個星期在閃吧上點擊率排名第一。”他說,除了包括講座、義賣、繪畫比賽等內容的宣傳外,他們還與旅行社和政府進行合作,推廣發展廣裕祠旅游線,幫助其招聘旅游代理、建設網站。“廣裕祠不單要成為廣州的品牌,還應該成為我們廣州心中的名牌。”
設計格仔地 盤活閒地
潘雪說,他們還發現在農村有些農民因為有限的勞動力以及種植蔬果收入較低等原因導致有許多田地荒蕪,而在城市裡有很多公司上班的白領希望有個合適的地方放松自己,回歸自然。因此他們計劃整合兩方面資源,設計出格仔地經營模式,與錢崗村農民合作,將農民空閒的地劃分成小塊田地,經過包裝後,依據土地面積、土地狀況、周邊環境等因素幫助農民對土地進行定價,為格仔地進行招租,出租給城市有需要的白領。
“我們還會組織理財、經營、管理等系列講座,幫助農民學習經營格仔地,希望可以保證項目的持續性。”潘雪說。
在另外一次講座中,廣外SIFE團隊請來了首位環中國自行車旅行的大學生王衛和古村的孩子們一起分享自己的經歷和夢想。講座中,王衛分享了他在大學的寒暑假期間以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環中國騎行的經歷,王衛還與小學生們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在他的鼓勵下,學生們紛紛大膽走上講台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