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呼喚文化的復興
日期:2016/12/14 9:46:51   編輯:古代建築史“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文化所浸潤的出來的中式家具,是一個東方帝國貴族神韻與精神內涵的高度濃縮,它所包含的高貴、堂皇、大氣、平和的氣息,是不可企及的。
唐、宋以來,中式家具經數百年的發展至明末清初達到鼎盛時期,處於世界家具界的巅峰,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與精神智慧的集中體現,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奢侈品。尤其是明式家具,一直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家具的發展,從風靡17世紀歐洲的“巴洛克”式家具、流行於17世紀的“路易十五”式家具以及18世紀風靡歐洲的“新古典家具”中都能找到中國明式家具的痕跡。這與中國明式家具的輝煌成就是分不開的。
然而,隨著清末的落寞,加之民國的戰亂以及文革的影響,中式家具發展出現了滯阻甚至斷層,直至改革開放後方得以逐漸恢復。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彰顯人文氣質、個性趣味的家居環境講究起來,因而歷經千年洗禮、融合世代藝術情景、植根於歷史與文化之中的中式家具漸漸被更多國人所鐘情。今時今日,造型優美、選材考究、雕琢精致、工藝絕倫的中式家具早已超過了家具本身的實際價值,成為現代人講究生活品質和展現高端情操的一種追求。如今,無論居家或是辦公,中式家具點綴其中,不僅是主人優雅品味酣暢淋漓的表現,更代表著高貴文化的深層延續。這才是中國人自己的時尚生活。
二、中國家具文化的復興
國運興隆,盛世太平,是中式家具文化復興的前提;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理性回歸,是中式家具文化復興的有利條件。在此基礎上,尊重傳統的同時注重創新,才是中式家具發展、創新的正確思路。
傳承與創新,是所有文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在中式家具文化的復興過程中,顯得更為重要。中式家具是“天工”與“人工”、“道”與“器”的完美融合,無不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完美展現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其順應自然、師法自然、美化環境、天人共生的想法,與今天我黨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思想不謀而合,值得我們去研究、借鑒和發揚。
30年後的今天,紅木家具市場上還是仿古家具占據了主要舞台,這既是市場的需求,同時也說明了設計的延後與缺失。大家都知道一味地模仿是沒有前途的,歷史的腳步在不斷地前進,走過了這個歷史階段,它必定會步入下一歷史階段。紅木家具的從業者們,我們已經站在這個風口浪尖上了,不由得我們無所作為。要生存、要發展,就一定要在紅木家具發展的歷史上寫上我們表現當今時代精神的濃重的一筆。這一筆就是在繼承明清家具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把當今盛世豐富多彩的時代風貌、時代精神也融入到我們的中式家具中去,使我們的家具文化發揚光大。
時代給予我們歷史責任,時代也給予我們發展、表現的機遇,在這個千載難逢的令人振奮萬分的太平盛世,讓我們一起來為中國家具文化鼓與呼,為中國家具文化思而行,為中國家具文化的復興獻出我們的綿薄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