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避暑山莊是一部清朝歷史 康熙是風水師
日期:2016/12/14 9:44:27   編輯:古代建築史
閻崇年在避暑山莊文化研究與傳播峰會上做主題演講
閻崇年接受媒體采訪
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一座山莊半部清史,這句話影響了我36年。剛才我坐在這裡有思考這件事情,這句話還可以商量,是不是可以說一座避暑山莊一部清朝歷史。”16日,著名歷史學者閻崇年在河北承德“文化遺產與文化繁榮――避暑山莊文化研究與傳播峰會”發表主題演講時說。
6月15日至6月17日,“文化遺產與文化繁榮——避暑山莊文化研究與傳播峰會”在河北承德舉行。峰會邀請到了包括余秋雨、閻崇年等在內的文化、旅游、保護、規劃、營銷、傳播等領域的多位名人和學者莅臨,為進一步擴大世界文化遺產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在文化旅游和遺產保護方面的影響力、知名度,研討新形勢下其傳統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並為避暑山莊文化的傳播及承德國際旅游城市打造獻言獻策。
閻崇年講,“說避暑山莊是半部清朝歷史也有根據,根據是清朝一共是12朝,有6朝和避暑山莊有關系。避暑山莊反映的不僅僅是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的歷史,而且上面也承接了“天天順”(清朝12帝:天天順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宣,“天天順”即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同治、光緒、宣統這3個歷史是清朝由衰落走向覆亡的歷史。這3朝歷史轉折點定的盤子在什麼地方,就在避暑山莊,所以可以考慮一座避暑山莊是一部清朝歷史。”
閻崇年稱,“避暑山莊第一個特點就是避暑,康熙說的很明白,他為什麼叫做避暑山莊,他大意是說我們是東北春天秋天很好,夏天暑熱讓人難耐受不了,要往北移。其次,我覺得康熙太高明,康熙是一個大的風水師,選擇承德作為農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的一個交匯點。”
“避暑山莊清朝在這裡從康熙算起,每年大約有半年左右時間在避暑山莊。避暑山莊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中華多重文化融合的結果,各個民族,特別是漢族、蒙古族、蒙族、藏族等等在這個平台上進行交流,可以說避暑山莊是中華多元文化的一座聖殿。”閻崇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