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魚:一座建在石頭上的古鎮
日期:2016/12/16 18:37:01   編輯:古代建築望魚不大,也就是百十米長的一條老街。那是個陰雨天,煙雨之中看望魚,就好像是一個截然隔絕現代的地方。街道上幾乎沒有人,腳下踩著的是已經被歲月和雨水沖刷得失去了稜角的青石路;歪斜的木板牆壁相接相連,連片的青瓦上布滿青苔;從那些工藝精湛的瓦楞、檐角、窗棂、門框以及柱基石上的雕花,依然可以領略到這裡往昔的華貴。
據稱南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都曾從這裡經過,於是猜想起它曾經的繁華舊事:百米小巷、酒肆茶樓、車水馬龍、莺歌燕舞。
正在驚歎望魚的古樸與雅致時,在雅安電視台工作的友人告訴說,古場鎮其實建在瓦屋山下一塊山崖突兀的巨石上。
聽當地人講:很久以前,茶馬販運正是興旺之時,有些背兒哥就從雅安開辟了一條道路到達望魚,再翻過馬耳山過荥經到達康定。那時有個精明的太婆就在這塊數百平米的巨石上開了一簡陋的茶鋪子,過往的客商和背兒哥得以在此喝茶、休息。
那時周公河裡的雅魚還多得不得了,魚兒成群結隊在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游弋,在巨石上也能看見,於是人們便把這塊偌大的石頭叫做望魚石。後來有人開始在此聚居,興修房屋廟宇,逐漸形成場鎮。及至明末清初,場鎮興旺發達時,這裡開設有旅館三四家,飯館五六家,還有酒廠、酒館、鐵匠鋪等,來往的人多了,又開設了鄉衙門,望魚場便依石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