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民族文化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民族文化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日期:2016/12/14 9:46:18      編輯:古代建築史
    5月22日,才項多傑雖然在第八屆深圳文博會上的青海展廳中忙碌,可他還是沒有忘記從電視上收看省十二次黨代會的閉幕式。這些天,當他聽到黨代會報告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青海特色文化走出去,不斷提高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思路後,他對青海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信心十足。

  對於出生在尖扎縣昂拉鄉的才項多傑來說,他從睡地板到當老板,從外地創業到回家鄉投資,一步步腳踏實地,他最終在北京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今天,他帶著人生的財富和經驗,回到自己的故鄉投資民族文化產業,他投資的項目成為黃南藏族自治州招商局引資重點項目之一。

  二十多年前,在尖扎縣開往西寧的長途汽車上,有一個身無分文的男孩。在以後的日子,他睡過馬路,當過小工,積累了人生最寶貴的經驗。2000年,身揣4000元現金的才項多傑來到北京只身打拼。為了省錢,他晚上睡在橋洞裡,餓了就吃點餅子,白天去擺地攤,自己制作一些簡單的藏式手工藝品,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有時候,一天竟能掙一千多元。半年後,他在北京終於有了自己的藏式手工藝品店。生意逐漸走上正軌。後來,他的分店一家家開張,經營內容也從藏式手工藝品,向民族紡織品、藏式家具等方面擴展。隨後,他的北京多傑貿易國際有限公司成立,生意也從國內批發零售逐步向東南亞地區發展。

  然而,長年在外奔波的才項多傑無時無刻不想念著家鄉。在外事業有成的他,終於在兩年多前回到了他的故鄉,准備將自己的積蓄,投資到家鄉的文化旅游建設當中。

  “人一輩子能掙很多錢,可誰也帶不走。能把這些錢投資到家鄉的建設中,我也就心滿意足了。”這是才項多傑的心裡話,也是一句大實話。在他的全額投資下,青海熱貢民族工藝生態文化旅游項目在尖扎縣啟動,並已初具規模。而且,後期的尖扎縣旅游一條街、坎布拉古鎮、文化生態園等項目已經在籌備當中。兩年多來,他已經投資了兩千多萬元。目前,雖然沒有一分錢的收益,可他信心十足,他還在當地招了一百多名工作人員,赴北京參加專業培訓,為以後企業的發展儲存後備力量。

  在才項多傑看來,尖扎縣坎布拉有得天獨厚的旅游條件,應該充分利用黃河資源和交通便利的資源,發展住宿、餐飲、購物等多種方式的旅游項目。他舉了一個例子,在旅游高峰期,西寧的賓館一鋪難求,從西寧到坎布拉,也只需要一個小時。將游客帶到坎布拉古鎮藏家院中住宿,既能體會藏家風情,還節省游客的出游成本。同時,能品嘗藏家菜肴、觀看民族歌舞、體會高原黃河美景,一舉多得。這樣的旅游環境,對游客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為什麼我要投這麼大的成本,一是我深愛這片養育我的土地。二是這裡有政府部門優惠的政策,我心裡踏實。”這是才項多傑投資家鄉建設最大的動力和源泉。現在,他忙著飛來飛去,急著跑上跑下,協調各方事情。他說,雖然現在投資大,可一旦開始收益,那將是巨大的回報。有了省委省政府的正確的發展思路,青海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必將插上騰飛的翅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