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星古寺
日期:2016/12/14 18:38:00   編輯:古代建築史 湖南芷江景星古寺,座落在沅州虎榜山上、潕水河邊,為“沅州八景”之一,名曰:“景剎星輝”。享譽湘黔、馳名五溪,是禅宗之臨濟宗大慧派祖庭之一,亦是臨濟宗虎丘派禅寺。入清之後,更是臨濟宗破山派禅僧弘法的重要道場。
寺創自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距今已有八百二十五年歷史。宋淳熙元年(1174),著名高僧臨濟宗大慧宗杲法嗣了庵景暈禅師(1131—1201),從潭州大沩山密印禅寺來此開山結茅,六年始成,為沅州最早的禅宗道場之一。禅侶參叩、居士朝觐,遂成為五溪禅窟。後經元代戰亂,寺遂毀敗。
明萬歷十五年(1588),臨濟宗虎丘派著名禅僧笑巖德寶法嗣豁了圓來禅師(1551—1636)前來此山,修復景星古寺,得辰沅靖兵備道虞德晔捐俸助建殿剎,並於山頂構建“大觀亭”以為勝概。萬歷二十二年(1595),巡道劉之龍又捐建大殿、廳堂,並植松柏數百本於曲徑石磴,以蔭行者。之後,歷經張獻忠、朱由榔、吳三桂等與清政府作戰沅州,景星古寺備遭塗炭,僧散寺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