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春秋晚期大型城址現蘇州 專家稱可能是吳國都城

春秋晚期大型城址現蘇州 專家稱可能是吳國都城

日期:2016/12/15 15:12:56      編輯:古代建築

 

發掘現場(蘇州市考古研究所供圖)

 

    “在蘇州西南部山區木渎、胥口一帶山間盆地內,曾經存在過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超大型城址。”昨天上午,“蘇州古城吳國王陵考古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蘇州古城聯合考古隊領隊徐良高通報了蘇州古城王陵考古取得的重大成果。據介紹,這一發現讓吳國都城的研究和對吳國王陵的探尋更值得期待。

    東周時期南方最大城址

    去年秋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蘇州市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蘇城西南郊區開始了吳國王陵的考古工作。徐良高介紹說,通過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一座面積大、遺存豐富、等級高的大城已經漸漸浮現。

     2009年11月至12月,考古隊對西南部山間盆地進行區域考古調查,在這塊盆地的南北兩端發現了城牆遺址,且南北兩道城牆相距6728米;至於東西向的城牆因為自然地貌以及歷代人工建設的改變,有待下一階段考古工作確認。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總負責人、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表示,光是城牆間距就足以說明該城址為東周時期南方地區最大的城址。他說:“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城址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的是河北燕國的都城,城牆東西間距8000米,南北間距4000米。戰國時期,邯鄲趙國都城城牆間距4800米,楚國4450米,其余就都是4000米以下的了。所以,這座春秋晚期的城址極有可能是一座大型都邑。”

    很有可能曾是吳國都城

    據徐良高介紹,在此次考古中還確定了5處古代遺址,即馬巷上石器作坊遺址、南野竹制陶遺址、廖裡村遺址、橫泾郎遺跡、上堰頭遺跡。最令考古專家欣喜的是,發現了東周時期吳越地區重要的建築材料——瓦,這是首次在東南地區發現高等級建材。這一發現也說明古城址內有高等級建築的存在。

    另外,在古代大型城市的周邊均有高等級的墓葬群。根據已往的調查資料和考古發掘成果,蘇州西部山區地帶存在大量東周時期的高等級墓葬,附近還有嚴山玉器窖藏,出土了一批吳國王室級別玉器達400多件,這表示本區域內應該有一處高等級的大型中心聚落。徐良高說,這個聚落應該是當地的政治中心。

    而此次發現的城址具有都邑性質的城址,規模大,內涵豐富。此外,流傳至今的地名與口碑資料也表明,在今天的蘇州西南部山間盆地內有多處地名與吳國都城有關,如木渎、館娃宮、胥山、胥口、越城等。

    徐良高表示,通過對此次考古調查和發掘發現的城牆、城門、護城河、手工業作坊遺址、一般居址、墓葬、窖藏等各類遺存的年代、等級和性質的研究及對由各類遺存所構成的聚落群的綜合分析,目前可初步認定蘇州木渎、胥口一帶山間盆地內存在一處超大型遺址,其性質應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城址。

    吳國都城的求證值得期待

    作為吳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吳國的都城和王陵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此次發現的大型城址與文獻中記載的吳國阖闾大城是否有一定聯系呢?

    對此,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強調,目前來說,這次考古的意義在於該項目迄今為止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為中國東周考古取得了重大突破。

    “這次的考古工作讓我們看到了春秋晚期的一個大城。如果能夠確認其年代,明確其性質,與《史記》、《左傳》等文獻中記載的吳國都城的材料和考古材料能夠對應起來,那麼吳國都城在木渎這一代的說法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他表示,此次發現的大型城址與文獻中記載的吳國阖闾大城是否有一定聯系,是考古工作人員們下一步要研究的課題。

    蘇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長陳軍表示,這些考古計劃為5年,下一階段聯合考古隊將圍繞城址的范圍、結構與布局,周邊同時期遺址,以及王陵等各等級墓葬進行調查、發掘與研究,此次對吳國都城的求證和對王陵的探尋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