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文房雅玩說臂擱

文房雅玩說臂擱

日期:2016/12/15 0:37:55      編輯:古代建築史


       竹臂擱

  我國古人寫字都是由右向左,已寫的字,尚未干透,容易被手腕污染,故於手腕下墊一臂擱,臂擱就是臨書枕臂的工具,又稱秘閣、腕枕;其用料一般有紫檀、紅木、烏木,也有象牙、玉石、銅制的,而較為普遍的是竹臂擱。因為,竹制的材料易得,且堅實耐用,故為文人所常用。

  上海博物館收藏了一件鄧渭刻制的吾齋竹臂擱,就是一件藝術珍品。此臂擱長25.7厘米,寬5.5厘米,竹面镌刻銘文22句,共計88字,署名雲樵。其銘全文如下:“吾齋之中,弗尚虛禮。不迎客來,不送客去。賓主無間,坐列無序。真率為約,簡素為具。有酒且酌,無酒且止。請茶一啜,為香一炷。聞談古今,靜玩山水。勿言是非,勿問官事。行立坐臥,妄行適意。冷澹泉風,林泉致意。道義之交,必斯而已。雲樵。”此竹刻字體遒勁妍雅,鐵筆寫來,極為流暢,由於歲月浸潤,竹面呈深琥珀色,古色古香,極耐人玩味。

  據金元钰《竹人錄》載,鄧渭,字得璜(一作德璜),號雲樵山人,生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卒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其出身竹刻世家,其父鄧孚嘉是著名竹刻家,其自幼師承家學,擅長刻竹和治印,又善刻行楷,字跡秀麗,為乾隆朝嘉定竹器刻字第一高手。(如圖)他所镌筆筒拓本為《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中收入,今傳世作品有《鄧渭款白菜筆筒》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