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品賞傳統國畫韻味 解析二十四節氣歷法

品賞傳統國畫韻味 解析二十四節氣歷法

日期:2016/12/14 22:01:42      編輯:古代建築史
概述: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進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准。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本文詳細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具體含義。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歷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