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式傳統書房楹聯匾額文化 幽棲還自得,清嘯坐忘機

中式傳統書房楹聯匾額文化 幽棲還自得,清嘯坐忘機

日期:2016/12/14 22:02:43      編輯:古代建築史
書房,文人雅士品茗撫琴、吟詩作賦、行書墨染、臨繪萬物的清淨之地。閒安於此處,可一享生活之恬淡風雅,可感悟人生之情懷,正是“幽棲還自得,清嘯坐忘機。”不論古人、今人的書齋精捨,除明窗淨幾之外,尚有圖書翰墨、古董器玩之種種。而書房的營造,以“生活的藝術”揚名千古的李漁認為書房的布局,關鍵在於大雅與富麗之間的平衡。


  李氏《閒情偶記》有雲:“蓋居室之制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凡人止好富麗者,非好富麗,因其不能創異標新,捨富麗無所見長,只得以此塞責。”故而今人書房的裝修設計,要依尊古人書齋的文化美學,而令一室成雅境,營造出風雅閒適、悠然自居的品讀之所。

中式設計書房,依古制不可無齋號匾額,亦不可無楹聯。

簡要清通者,如明代方還書聯曰:“縱橫百家才大如海,靜坐一室意古於天”,令人頓生思憶,豪氣干雲之外,有千載之思,難得的是此聯內容志氣清堅,卓爾不群。


  包羅萬象者,又如清人鄧石如的七十四字書齋聯,鄧氏為稽古名家,金石碑版,日以考訂摩挲為樂,其書房懸聯曰:“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潇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少陵詩,摩诘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匯古今絕藝置我軒窗。”洋洋灑灑七十四言,筆下匯集山川絕景、今古奇觀,論者推為書房名聯,可謂名副其實。


  中式書房的齋名或即景、或言志、或紀事,用心所至,多有寓意。如唐杜甫的“浣花草堂”、宋米芾的“寶晉齋”、元趙孟頫的“松雪齋”、明徐渭的“青籐書屋”、清恽壽平的“瓯香館”,以及近現代梁啟超的“飲冰室”、豐子恺的“緣緣堂”、張大千的“大風堂”、梅蘭芳的“綴玉軒”等。


  李漁的“芥子園”,既為住所而題,也是流布甚廣的《芥子園畫譜》書名的由來,齋名別具庭園景色,而且名出有典,蘊藉情思。又如以“狂草”名世的唐代書法家懷素,為習書練字而種了許多芭蕉,以蕉葉代紙,所居處“綠天庵”便緣此得名。


  文人雅士都祈望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窗明幾淨,左圖右史,擁書百城,“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這讓人不由心生感慨,窗外繁華世景,窗內儒雅靈氣,環顧四周,中式書房的雅靜足夠抵御世間的喧鬧和擾攘,是人們精神上陶然其間、引為至樂的一方古雅天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