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81歲的張老先生故宮研究正統官式彩畫42年 彩畫大師聊故宮彩畫往

81歲的張老先生故宮研究正統官式彩畫42年 彩畫大師聊故宮彩畫往

日期:2016/12/14 22:00:47      編輯:古代建築史
“1953年,我父親、我哥哥帶著我走進故宮。那會兒,我們是第一批進到宮裡工作的人,當時故宮那殘破的樣子啊……草長得老高,狐狸、蛇都有。1995年我算是退休歇筆,這些年又被返聘回故宮當顧問。退的時候,午門、乾清門、頤和軒、景祺閣、乾隆花園等這些大型彩畫的修復,差不多我都干過。現在老了,好在有他們,再往後他們帶的新一代也成長起來了……”
在故宮研究正統官式彩畫42年,81歲的張老先生把全部精力獻給了這項事業。如今回宮再看到飛檐宮牆上自己的一件件作品,老人如同看到故交親朋,每一件都有講不完的故事。
一批有熱情、有美術基礎的年輕人被招進故宮學習正統官式彩畫已有四個年頭,他們的老師張志國對現在年輕人的悟性贊賞有加,對這項技藝的傳承抱有信心。

奉先殿外檐修復工作是張老先生牽頭進行的高端工藝項目,其水平堪稱當代官式彩畫的高峰。

說這話的是81歲的故宮古建官式彩畫大師張德才,坐在他身邊的是他的小兒子,現任故宮彩畫師張志國和他的學生們。晴朗的春日,張老應邀回到自己工作了42年的地方,和記者聊起故宮彩畫的往事。

張德才老先生的父親張連卿和其他幾位各以油工、木工、瓦工等見長的藝人一起,被中國文物界尊稱為“故宮十老”。

當年隨父輩一起進宮的張德才還是個少年,或許是遺傳基因使然,他對繪畫的熱愛幾乎與生俱來。憶起學藝時的艱苦和師傅的嚴厲,老先生仍記憶猶新。他記得有一次,他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畫著萬字符。一個老師傅從身後走過,掃了一眼,二話沒說,一個耳光扇了過來。待他反應過來一看,才意識到自己把萬字符的方向畫反了。直至幾十年後,重新說起這事,老人還不住地點頭,說:“打得對,打得對,打了才有進步。”

張德才對待工作特別“較真”。有一次,張德才帶著一群年輕畫工,修繕西華門的梁上彩畫。老人突然發現,在一個很不顯眼的角落裡,一個年輕畫工畫的一條龍,少了一個爪。“不就是少了一個爪嗎?再說那個角落誰看得見?”年輕人爭辯道。但在張德才絲毫不通融的“固執”面前,年輕人最後還是“屈從”了老先生的意思。

而今,當年放棄外面重金聘請,進宮接班張老先生鑽研正統官式彩畫的張德才小兒子張志國也已經年過不惑,是宮裡的“老先生”了。眼下,他正著力培養幾位故宮特招的年輕傳承人學習官式彩畫技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