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紀念館在湖北鐘祥開展

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紀念館在湖北鐘祥開展

日期:2016/12/14 20:21:54      編輯:古代建築史
圖為鐘祥博物館李濟先生蠟像。 吳奇勇 攝
        18日,被稱為中國考古學之父的李濟先生紀念館在湖北鐘祥市博物館開展。李濟先生的兒子李光谟等出席開展儀式。   18日,湖北鐘祥市博物館開館, 展廳中最具特色的是李濟紀念館。李濟1896年出生於湖北省鐘祥縣,中國第一個留美人類學博士,中國現代考古學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考古學之父”。他先後主持14次河南安陽殷墟發掘,收集大量甲骨文資料,使殷代歷史從傳說變為信史,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到3000年以前。   1926年初春,李濟曾和地質學家袁復禮沿汾河流域進行了一次旅行調查。在西陰村,他們發掘撿拾起中華文明的一段重要歷史——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這是中國境內第一次由中國人自己主持進行的挖掘。挖掘中,李濟創造的“三點記載”、“層疊”、“探溝探坑”等田野科學考古工作方法,奠定了現代科學考古的基石,今天仍被考古界沿用。   1936年6月,李濟主持對殷墟的最後一次挖掘,獲得了至為重要的成果:共發現有字甲骨17096片。一個失落3000年的殷商王朝,天降般地出現在世人面前。安陽發掘的成果確立了傳說中的商文明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使世界為之震驚,牽引出一場史學界的大變革。它是整個東亞地區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也證明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殷代王室的譜系幾乎沒有任何差錯。事實上,《史記》中記載的帝系上的名字,幾乎全都能在李濟所發現的考古標本——卜辭上找到。   1948年年底,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的文物遷移到台灣。1979年8月1日,李濟心髒病猝發,在台北逝世。   6月18日,國家文物局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李建武在鐘祥博物館開館儀式上告訴記者,“李濟先生奠定了中國考古學的基礎,李濟紀念館在全國目前也僅此一家,李濟先生的學術和品德都是我們後來者的導師。”   據了解,湖北鐘祥博物館設有明代帝王廳、楚文化廳、長壽文化廳和李濟紀念館等五個系列的基本陳列,館藏文物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件(套),李濟先生紀念館是重點推薦展館之一。鐘祥還是嘉靖皇帝的出生地,著名的帝王之鄉、長壽之鄉,也是楚文化發源地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