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西藏首屆藏戲大賽雪頓節期間“爭奇斗艷”

西藏首屆藏戲大賽雪頓節期間“爭奇斗艷”

日期:2016/12/14 20:20:03      編輯:古代建築史
     拉薩雪頓節期間,到羅布林卡“過林卡”的民眾絡繹不絕,而每天一場、每場演出長達6個小時的精彩藏戲也在這裡上演,吸引民眾駐足觀看。

  今年雪頓節期間,西藏自治區首屆藏戲大賽在位於拉薩市的羅布林卡舉行,來自拉薩、日喀則、山南、阿裡4個地市的7支藏戲隊參加此次為期一周的藏戲大賽。
    藏戲在藏語中被稱為“阿吉拉姆”,已有600余年歷史,被譽為“藏族文化活化石”,是每年雪頓節必不可少的重要項目之一。2009年,藏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資料顯示,目前,西藏有拉薩堆龍德慶縣覺木隆藏戲、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湘巴藏戲等7個國家級藏戲保護項目,9名國家級藏戲代表性傳承人。
    “西藏有八大傳統藏戲,本屆大賽的7支藏戲隊將表演其中的5大藏戲,即《曲傑諾桑》、《白瑪雯巴》、《朗薩雯蚌》、《頓玉頓珠》、《智美更登》。”大賽評委之一、著名藏族曲藝演員土登介紹說。 
    “王子”身穿戲服,頭戴藍色面具,“仙女”舞姿婀娜,一場名為《諾桑》的藏戲在抑揚頓挫的唱腔中開演。民眾席地而坐,“裡三層外三層”,將舞台圍得水洩不通,幽默诙諧的表演引得現場觀眾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拍手叫好。亦有民眾給中場休息的演員們獻上哈達,表示感謝。
    正在表演《諾桑》的15名演員來自阿裡地區普蘭縣科迦村藏戲隊。阿裡普蘭被稱為“諾桑王子的故鄉”,相傳,諾桑王子的故事就發生在阿裡普蘭孔雀河畔。
    “科迦村藏戲隊已有200多年歷史,全村男人們幾乎都會表演藏戲。”在劇中表演諾桑王子的多吉說,科迦村有個“男人節”,他們每年只在男人節期間表演藏戲,一場戲完整演下來需要一周時間。“此次到拉薩是我們第一次在外地表演,演員們都很興奮。”
    “每次穿上戲服,進入王子的角色,就會感覺很威風。”多吉大笑著說,他這身戲服是祖傳的,用純絲綢制作,繡有龍圖案,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祖輩的“官服”,後來當做戲服表演,一年只拿出來一次。“有人出幾百萬元(人民幣)買這件衣服,我沒賣,因為他是祖輩留給我的‘魂’,是無價之寶。”多吉說,它現在已經很髒了,但是不敢洗,怕一洗就壞掉。
    多吉的父親是藏戲的自治區級傳承人。多吉今年45歲,有2個兒子,目前正在讀小學,談到會否將藏戲傳給兒子,他腼腆地笑著說:“會的,會的。”
    土登說,參賽的每個藏戲隊舞姿、唱腔、打鼓節奏都不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藏戲中加入了很多現代化的元素,如服裝、道具、裝飾等,“但劇本和唱腔嚴格保留了傳統特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