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安徽廬江縣周瑜墓園

安徽廬江縣周瑜墓園

日期:2016/12/14 18:47:03      編輯:古代建築史

周瑜墓園壁畫

周瑜墓園壁畫

近年來重新修繕的周瑜墓

近年來重新修繕的周瑜墓

周瑜墓園前的牌坊

周瑜墓園前的牌坊

周瑜墓園全景

周瑜墓園全景

    從廬江縣城往東走,不多遠就是一處墓園。這裡長眠著一個世人皆知卻又誤解纏身的男人,他就是周瑜。站在這個美男子的墓前,禁不住浮想聯翩。

    一抔黃土埋英雄

    位於廬江縣城東的周瑜墓園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有東城地標的意思,附近居民乃至廬江縣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這裡就是三國時被諸葛亮氣死的那個東吳大都督的墓地。”

    通過高高的門樓,走進墓園,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下,是一片灰蒙蒙的漢式建築,四下裡看不到多少游人,頓生荒涼、滄桑之感。

    墓園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周瑜墓最早建於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史料中有記載,當初的周瑜墓是平地起墳,有封無表。我們現在看到的墓已經經過了多次維修。最近一次是2009年,政府投資了1000多萬元,將整個墓園重新修葺一新,免費向公眾開放。”

    新建成的周瑜墓園前後縱深200米左右,進門之後一道影壁將我們阻擋在歷史之外。影壁正面是東坡先生氣勢磅礴的《赤壁懷古》,繞過這個影壁,才算真正走進了只屬於周瑜的故事。

    我們一路往後走,牛、虎、馬、羊、豬等石像一字排開,這些鎮墓獸靜穆安詳,護衛著它們的主人。穿過享堂,一個高大的黃土堆赫然闖入視線。要不是碑碣上“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的字樣,你無法把眼前這個土堆和那個能讓曹操膽寒的東吳大都督周瑜聯系起來,真是“一代英雄土一抔,寒雲衰草翳荒丘”。

    時光往前倒推1800年,周瑜率兵連克浔陽、豫章、廬陵,鎮守巴丘助孫策在江東創立孫吳政權。而作為東吳建威中郎將,周瑜最顯赫的戰績當是建安十三年率吳軍大破曹操於赤壁。只可惜天妒英才,赤壁一戰之後兩年,周瑜率軍西征途中,由於長期征戰,積勞成疾,箭傷復發,卒於巴丘(今湖南岳陽),時年36歲。

    在墓園的碑廊裡駐足,一些壁畫和文字資料記錄著周瑜的方方面面,但我們總感覺他的形象還不是十分完整。一位老人看到我們采訪,就跟我們聊了起來。老人姓張,是廬江縣一所中學的退休教師,“這個墓園原來還有一個周瑜的雕像,但不知道為什麼幾次整修之後,把雕像拆除了。”會不會有了雕像,周瑜就更加豐滿呢?

    歷史總是無情地撇下所有東西,但在周瑜墓園內,我們卻很意外地看到了“情”,而且是最刻骨銘心的兒女情。墓園一隅有一口井,廬江縣文管所的同志介紹說,“這口井名為胭脂井,傳說是當年小喬守墓所用”。雖然並沒有史料來佐證,但我們願意相信這個略顯淒美的愛情故事。

    文管所同志告訴我們,小喬深愛著周瑜,死後怕葬在周瑜墓旁影響周瑜墓的整體形象,故而相距兩裡葬在縣城大西門。“小喬墓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經年累歲,現在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俏周郎魂歸何處

    走出墓園,一圈圍牆將我們和那段歷史隔離開來,但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卻萦繞在我們的心頭:學術界關於周瑜的籍貫、事跡、墓葬有各種版本的說法,到底哪一個才最接近真實的周瑜?

    據悉,2008年的時候,廬江縣舉辦了首屆周瑜與三國文化學術研討會,這是全國范圍內三國歷史文化中唯一的周瑜專題的學術文化討論會。廬江縣文廣新局副局長夏冬波說,“這次研討會有一個關於周瑜的籍貫、墓葬與宗譜的專門討論,得出了一致的看法,就是周瑜生於廬江,葬於廬江。”

    《三國志·吳書·周瑜》記載周瑜為廬江舒人,即今安徽廬江縣。由於地名變革,文獻記載復雜化,學術界關於周瑜的籍貫出現多種認識,主要有舒城縣人、廬江縣人、巢湖人三種。

    但綜合《漢書·地理志》、《後漢書·郡國志》、《隋書·地理志》等史書資料,可以明確東漢末年的舒縣是廬江郡的郡治,廢郡改縣後,舒縣成為廬江縣的前身。再輔以出土的部分漢代石碉藥碾、石斧以及漢罐等陶瓷器皿,得出結論:周瑜故裡為今廬江縣周井村、周家老院一帶。

    “關於周瑜,爭議最多的還是墓葬”,廬江文管所的同志解釋說,“《三國志》中關於周瑜葬於何處只‘都督出昌門’一句,太模糊了,以至於在安徽廬江、蕪湖、居巢、舒城、宿松以及湖南岳陽、江西新淦等7處有周瑜墓葬。”

    我們了解到,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曾出現一場長達10年之久的周瑜墓葬真偽之爭。學術界有爭議是好事,最起碼說明周瑜有爭的價值,但事實終歸是事實。“根據1978年國家文物保護局授權安徽省文物保護局組織專家實地考察的結論,認定廬江縣周瑜墓乃當年孫權‘素服舉哀,自迎其喪於蕪湖,命厚葬於本土’的陵寢,其余均為周瑜‘衣冠冢’、‘兵器冢’、‘紀念冢’。”此舉能否蓋棺定論,不得而知。

    拋開這些專家的觀點,普通人眼中的周瑜,多是《三國演義》中那個給諸葛亮當背景的東吳少年郎,而合上羅貫中這本書,你會發現周瑜是個不折不扣的偉丈夫。

    史料顯示,從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到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漢末軍閥割據混戰之初已經嶄露頭角,成為幫助孫策奠定江東基業的第一功臣。孫策其時已據有丹陽、吳、會稽、廬江、豫章、廬陵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吳郡、會稽郡時周瑜未參與,但也有他的功勞,因為若不是他協助孫策渡江,打敗揚州刺史劉繇,吳郡、會稽就不可能為孫策所得。而當周瑜名震江東成為孫氏政權開國元勳之時,諸葛亮還沒有出道,正在流寓和躬耕吟讀之中。

    不僅如此,周瑜還“儀容俊朗”、“風流倜傥”、“善與人交”、“知音妙賞”、“議論英發”——內外兼修、文韬武略的完美男人形象躍然於眼前。

    北京大學歷史系孫利強教授主編、當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出版發行的《影響青少年成長的99位名人》一書中,周瑜名列第十五位——足見其影響力。

    近日,廬江縣文物局同志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廬江縣將對周瑜墓園擴建,在原有8000多平的基礎上往後延伸擴大一倍,增設一條仿古街,爭取將周瑜墓園打造成廬江乃至安徽的一大歷史文化旅游亮點。

推薦閱讀:

山西绛縣發現罕見龍山時期墓地

北京神秘的建福宮花園

北京原址復建古城地標引爭議

昆曲的發源地 千燈古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