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棒棒茶”香古臨渙

“棒棒茶”香古臨渙

日期:2016/12/14 9:59:35      編輯:古代建築史
    “現在茶館經營成本大了,利潤很少……”老板娘說。
    茶客們花上一元錢買壺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打牌、下棋,其樂融融。
    像“怡心茶樓”這樣古樸依舊的茶館,在臨渙古鎮還有十多家。
    喝茶、聽書,乃茶客們的一大快事。
    茶館人多時,茶客們自己續水。
    往事如煙,人生淡如茶。
    “老虎灶”24小時不斷水,方便了茶客,方便了鄰裡。
    一袋旱煙,一壺茶,是老漢一天生活的全部。
    “來茶館打工一年多了,老茶館給俺的印象很深。 ”鄭婉君如是說。
    早就聽說淮北有個3000多年歷史的古鎮——臨渙,就在這個小鎮上擁有兩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臨渙文昌宮;其二便是有600多年民間品茶歷史,傳承著最原始的泡茶工藝的16家地地道道的老茶館。近日,記者有幸與幾位同行從淮北市城區驅車近一個小時來到了神往以久的歷史古鎮——臨渙。
    臨渙,因毗鄰渙水而得名。地處蘇、魯、豫、皖貿易往來的交通要沖,四面八方的客商聚集在一起,品茶聊天,推杯換盞。於是在當地的人們中間逐漸養成了喝茶聊天的習慣,並一直延續了下來,從明朝算起至今已600多年的歷史,正是因為此,成就了它皖北古茶鎮的美名。
    古鎮的歷史悠久,民風民俗淳厚,文化底蘊豐富。南來北往的新老茶客相聚在一起。從一大清早喝到掌燈時分,其中有年逾古稀、頤享天年的老茶客,也有忙裡偷閒的中年茶客。如果碰上逢集,茶客們更是摩肩接踵、穿梭不斷,有幾十裡外趕集而來的鄉鄰、有外地路過的商賈游客、更有本鎮面孔熟透的老友,一時間,小鎮便充滿了幽幽的茶香,仿佛世間的所有煩燥和疲勞都被這悠悠的清香稀釋得一干二淨,令你不忍停杯罷盞。
    坐在茶館的矮凳上,你只需花上一元錢,就能買到滿滿的一壺茶,望著白玉般的壺嘴溢出的清香,一種溫謦、惬意的氛圍柔柔地輕擁著你,你可以慢慢地喝、細細地品,想喝到什麼時候就喝到什麼時候,茶老板會不停地給你續水,而茶色依然不減。品茶的同時,你可以與同桌或臨桌的茶客天南海北地“海侃”,也可以低聲細語、傾盡心中之郁悶。大到世界形勢、國家大事,小到街巷轶聞、鄉野民俗,盡可高談闊論,還可以三五成群或打牌或下棋或談天說地或玩鳥或聽書,全無禁忌。
    悠久的文化歷史給臨渙鎮留下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古茶鎮上到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茶香。無論長幼婦孺,品起茶來有板有眼。沏上一壺棒棒茶。倒一杯呷上一口,滿口清香,一天的奔波勞累頓時被清茶稀釋殆盡。小鎮充溢著幽幽茶香,感染著身處此境的每一個人。忽隱忽現的縷縷茶香,讓人置身於古鎮的文化氛圍之中。在這裡,歷史仿佛定格在某個瞬間,讓人們忘記了周圍世界的嘈雜與喧囂。
    在臨渙,人們不僅感受到古鎮悠久的歷史氛圍,更被臨渙淳樸的民風所感染,臨渙人樸實、好客,仍保留著中國古老的農民所特有的粗犷和豪爽。有客自遠方來——無論是新朋還是舊友,莫名其妙地會感覺到這悠閒和古茶鎮是那麼貼切。都會感覺到這歷經3000多年的臨渙古鎮和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老茶館,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秉承著過去,演繹著現在,承接著未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