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荥陽老城南關的韓鳳樓故居

荥陽老城南關的韓鳳樓故居

日期:2016/12/14 18:42:33      編輯:古代建築史

    前不久,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頒獎儀式上,莫言的演講主題為“講故事的人”。看完他的演講,心有感觸。故事,是文學中最為核心的東西,作為一名作家,講故事是最基本的技巧,也是最高超的藝術。

    同樣,對記者來說,也得會講故事。

    一名合格的記者,是一個能講故事的人;一名優秀的記者,是一個能把故事講得津津有味的人。或許和作家不同,記者講的故事,必須是真實的,而不能有藝術加工,他不能坐在家裡編故事,只能是到現場去了解故事;他不能去提煉改造故事,只能是如實地還原故事。

    作為“厚重河南”的記者,或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因為我們講述的,不是新近發生的故事,而是幾十年前,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故事。這些故事,由於各種原因,有的已經鮮為人知,有的支離破碎,有的前後矛盾,有的紛繁復雜。

    我們要做的,是在歷史的錦緞中細細剝離出一絲微微閃耀著厚重光芒的故事,講給讀者聽。

    我們,講歷史的故事。

    前不久,我接到不少熱心讀者的來電來信,提供他們家鄉的厚重歷史和文化古跡。巧合的是,在這些線索中,名人故居占了很大比例。不少讀者無一例外地告訴我,他們家鄉,出過不少名人,這些名人或許在中國歷史上算不得一等一的知名人士,但在地方史上卻占有一席之地。他們身後,留下的故居、祠堂、祖宅等,由於各種原因,或破敗不堪,或無人修葺,讓人感覺可惜。

    “他們為家鄉、為國家也做了不少好事,他們的故居、祠堂、祖宅,我們應該加以保護,這些古建築都有著時代烙印,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不應該在現在這個時代消亡,讓它們留存下來,讓後世知道這些遺跡,是我們的時代使命。”一位熱心讀者如是說。

    為了能讓更多的讀者了解那段歷史,“厚重河南”想通過“故事·故居·故鄉人”這個小欄目,為廣大讀者講述河南大地上那些和故居有關的故事。

    這些故居、祠堂、祖宅,或許只是一棟風格古樸的建築,但因為歷史上有一位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此居住、在此生活、在此工作,而被賦予了獨特的歷史價值,不僅濃縮了那個時代的風格,也見證了一段歷史故事。

    韓鳳樓,這位當年護送蔡锷秘密逃脫袁世凱監視的護國將軍,在荥陽留下了他的故居;王抟沙,這位以實業興國的河南知名鄉紳,其祖籍祠堂就在鞏義;趙秉鈞,民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一位總理,他的故居又在哪兒呢?

    “故事·故居·故鄉人”系列將不定期推出,為您講述河南大地上有關名人故居的故事。同時,我們也真誠歡迎讀者繼續提供線索,如果您的故鄉有歷史上的知名人物,那些知名人物的故居、祠堂、祖宅仍在家鄉保留著,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把這些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希望您聽到的,是河南厚重的味道。

    公益人士熱心古建築保護

    認識金鑫先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

    兩個月前一位讀者打來電話,建議我去寫寫荥陽的韓鳳樓故居。我向這位讀者詢問韓鳳樓故居的詳細情況,他不願多談,只是向我極力推薦金鑫先生。一開始我以為金鑫是專業的文史專家,等見了面才知道,他是一位熱心古建築的公益人士。

    “我生活、工作在鄭州市區,但從小在荥陽長大。1970年我父母被調到荥陽後,我就跟著他們在那兒生活,一住就是6年,對荥陽非常有感情。”今年47歲的金鑫說,正因為有了感情,所以他對荥陽的古建築非常熱愛,盡管現在鄭州市區工作,但一有空,就往荥陽跑,去調查那裡的古建築,對荥陽的古縣衙、魁星樓等古建築了如指掌。

推薦閱讀:

澳門大三巴牌坊的傳奇歷史

澳門玫瑰聖母堂建築歷史

重慶大昌古城的滄海桑田

福州神秘梁厝村那些傳世寶


    而對韓鳳樓故居的重視,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幾年前,我到北京去出差,恰好住的地方離棉花胡同的蔡锷故居不遠。蔡锷將軍,護國名將啊,想著得去參觀參觀。結果在故居裡看蔡锷介紹的時候發現有一段話,說,蔡锷當年被袁世凱軟禁在北京,是他的心腹愛將韓鳳樓想法護送他秘密逃出了北京城。下面還有韓鳳樓的簡介,說是河南荥陽人。”金鑫說,這給他很大震動,這是影響中國近代史的大事啊,居然這麼一個了不起的事情是我們荥陽人干的。

    從北京回來後,金鑫連忙趕到荥陽,“我記得小時候在荥陽,聽一些老人們說,有個什麼將軍的故居,跟蔡锷有關,我估計就是韓鳳樓。”經過一番調查,金鑫先生很快找到了韓鳳樓故居。

    “找到韓鳳樓故居後,我就想,荥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不光有韓鳳樓這樣的名人故居,還有很多很多具有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建築,我雖然只能算半個荥陽人,但也得為保護這些古建築做點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金鑫在網上不斷尋找熱心古建築公益事業的志同道合者,組織起來前往荥陽,調查古縣衙、魁星樓等古建築的現狀,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對這些古建築加以保護。

    但根據金鑫等人的調查,韓鳳樓故居、魁星樓、荥陽古縣衙等古建築的現狀並不讓人樂觀:韓鳳樓故居的一間廂房已經坍塌成廢墟;荥陽古縣衙也是屋頂坍塌、門窗遺失、垣殘壁斷、荒草叢生,垃圾成堆、殘破不堪,特別是縣衙大堂,多處大面積塌頂後已經危及巨大的木質圓柱安全;魁星樓內部木質的樓梯、支架等斷裂、腐朽的情況也很嚴重,樓底過道被改造成雜物間,門口則壘砌了垃圾池,臭氣撲鼻……

    “這些打著時代烙印、極具典型意義的古建築,不應該在現在這個時代消亡,讓它們留存下來,讓後世知道這些遺跡,是我們的時代使命。要是再不保護,等這些古建築一旦消失,鄭州乃至河南的一些歷史將不復存在。”金鑫說,看到這些情況,他們這些熱心公益的人都感到惋惜。

    故居只剩下4座建築

    2012年11月22日,一個陰天,我約了金鑫,一起到荥陽去看韓鳳樓故居。車子穿過鄭州市區,進入荥陽,來到荥陽老城南關索河實驗幼兒園,韓鳳樓故居緊挨著這座幼兒園。

    據史料記載,韓鳳樓,字五峰,是從荥陽走出的將軍。他出生於1885年,民國時期跟隨蔡锷參加辛亥革命起義、討袁護國運動,立下赫赫戰功。在任雲南講武堂堂長時,韓鳳樓是朱德的老師。抗日戰爭期間,韓鳳樓隱居南山,不事敵偽。1944年,朱德總司令寫信求其協助抗日。新中國成立後,韓鳳樓留居大陸,任政協河南省委首屆常委、省政府參事室參事。

    “以前韓鳳樓故居是相當大的,聽當地老人們說,包括幼兒園在內這一大片地都是韓家的老宅。”金鑫指著幼兒園圍牆的牆基說,這些黃土夯就的牆基和旁邊韓鳳樓故居的牆基大致一樣,可以想象,當年韓家的宅院規模實在是不小。

    如今的韓鳳樓故居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只剩下主樓、兩側廂房及正對主樓的門房共4座建築。

    穿過一條小路,就來到韓鳳樓故居前,映入眼簾的竟是一個高高的土堆。“這邊的一處廂房已經完全坍塌,成了一堆廢墟,那一側的廂房早被改造成了民房。”金鑫說,除了門房還在,就剩下主樓和主樓前的兩側廂房了。

    門房已經破敗不堪,朝南的大門已經被用磚砌封,外面還刷了一道白漆,牆上還醒目地寫著假證騙子的電話。

    故居的空地上,還開辟出了一小塊菜園,種上了青菜。菜園旁,是後來才蓋起的一間民房,主樓和兩側的廂房前,有一道紅磚牆,牆上的大門上著鎖。紅磚搭建的民房和磚牆,和青磚青瓦的主樓明顯不搭界。很顯然,韓鳳樓故居還住有人。

    “韓鳳樓故居後來被收歸國有,作為公房,分配給了當地一位公務員居住。今天他好像不在家,因此門還鎖著。”金鑫如是說。

    主樓為雙層,樓上樓下都是典型的四間房構造,牆體厚實,門當戶對保存完好。盡管一些木質的樓梯、支架也出現了斷裂、腐朽,但基本保存完好,只是還保留著幾個“嚴肅活潑”的大字。“韓鳳樓故居新中國成立後據說被當過學校使用,因此還保留了一些那個時代的痕跡。”金鑫笑著說,這也可以算是一種歷史的烙印了。

    透過門縫,我們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主樓檐角的龍、馬、鹿、麒麟等镂空磚雕,栩栩如生,十分精美。“作為荥陽的古建築,韓鳳樓故居可以說是荥陽老城眾多古民居的優秀代表,不但建築十分精美,歷史價值也十分深厚。相對來說,韓鳳樓故居還算保存較好,如果能把這座故居好好維護,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肯定會有積極的社會意義。”金鑫說。

推薦閱讀:

澳門大三巴牌坊的傳奇歷史

澳門玫瑰聖母堂建築歷史

重慶大昌古城的滄海桑田

福州神秘梁厝村那些傳世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