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城牆磚,城磚,古磚,古老城牆磚

城牆磚,城磚,古磚,古老城牆磚

日期:2016/12/15 1:22:0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我們這裡發現了一塊明洪武七年的古磚!”昨日,長沙市天心閣管理處文物科副科長沙偉給記者打來電話。據悉,此磚是目前長沙發現的最古老城牆磚,距今有636年。

  守護長沙六百年的磚

  在天心閣高高的城牆最上方,記者見到了這塊默默守護長沙六百多年的老磚。經過歲月的風吹雨打,磚上布滿了青苔,依稀可見“長沙府禮陵縣提調官典史陳福”字樣,落款為“洪武七年八月”。沙偉表示,磚上刻字,“一說為商標,二說為責任制”。因為成千上萬的古磚太多,以至於最近才發現,它的出現佐證了清光緒《湖南通志》所記載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天心閣下如今保留的這段長沙古城牆,始築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不過當時的城牆還未到天心閣處,以後各代陸續擴建,到宋代已基本確定為今址。

  明以前,長沙城牆均為土築。明洪武五年,長沙展開了大規模的城垣修整工作。長沙守御指揮邱廣,以磚石對土城牆進行全面改造。

  清代又多次重修加固,使古城牆成半環拱式內雙城格局。上世紀20年代,拆城牆修環城馬路,僅留下天心閣這段古城牆,其長度為251米,為古長沙城牆全長的三十五分之一,其高度為13.4米,頂面寬度為6.1米,成為長沙古城的唯一遺存實物。

  一塊磚一個故事

  據介紹,這裡最年輕的磚是2006年城牆復古改造工程中新修補的4萬口新磚(其中不少鋪進了地面),而數量最多的則要算鹹豐年間的牆磚了。史書記載,1852年太平軍攻打長沙城後,鹹豐、同治年間對城牆進行過多次修繕。1920年長沙市政廳成立,根據1921年新編的《長沙市政計劃書》,1923年至1924年,巍然屹立湘江之濱2000多年的古城牆在一片號子聲中轟然倒塌,最終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在沙偉的指點下,我們不斷發現著刻著不同字樣的磚,有的注明是官民共建,有的寫著某鹽局等多個部門合建,有的則是某某草民捐獻……用指尖輕觸著這些老磚,可以讓你從中感悟到歷史的厚重、長沙古城的滄桑變遷。

  “幾乎每一塊磚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它們不同的來歷反映了這面古城牆是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建造的。”天心閣管理處主任張少林表示,將考慮搞個古磚拓本展,反映不同朝代裡城牆的修葺歷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