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斥資3千萬,龍潭古鎮建民居博物館

斥資3千萬,龍潭古鎮建民居博物館

日期:2016/12/16 18:45:59      編輯:古代建築
    酉陽將斥資3000萬元,年底啟動對龍潭古鎮的保護性開發。昨日,來自重慶浩鑒規劃設計公司的消息:《龍潭古鎮近期建設規劃》通過評審,古鎮有望在短期內恢復生機。屆時,游客可去古鎮探古訪幽,到民居博物館賞古民居建築藝術,嘗土家美食過土家節日。

    媲美麗江四方街 

    龍潭古鎮建鎮長達2000多年,有我市保存完好、規模最龐大的明清建築群。舊時古鎮得水運交通之利,商賈雲集,素有“小南京”之稱。 

    古鎮人才輩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趙世炎,國民黨元老、孫中山大總統府秘書王勃山,瞿秋白夫人王劍虹,原國務院總理李鵬的母親趙君陶等都誕生在這裡。沈從文、丁玲等一批文化名人早年也曾在此留居。 

    中外專家考察古鎮後評價:古樹、古井、古橋、古碼頭、古建築形成一體,民居與碼頭、會館交相連接,自然景色絕佳,歷史價值也極其重要,可與麗江四方街媲美。 

    由於缺少資金投入,且管理力量薄弱,龍潭古鎮這些年保護不力,破壞嚴重。 

    打造三條景觀帶 

    據規劃,龍潭古鎮保護性開發將打造“一線三帶四區六點”。一線:將九橋溪水體打造成“水巷風情”。三條景觀帶:永勝街古鎮風情景觀帶、龍潭河濱河景觀帶、順河街控制景觀帶。 

    其中,永勝古街上將設置土家織染、剪紙、面條加工等手工藝作坊,保留古印刷廠,恢復天後宮、古銀行、福音堂等歷史遺跡,還將修建游憩廣場和土家樂舞坊。 

    龍潭河將恢復沿河古碼頭和中山公園,在梭子橋區域設置休閒公園;修復楊四廟,打造古代特有的水神祭祀文化,供游客參觀體驗。龍潭河沿岸的建築要全部改造成土家吊腳樓,經營茶館、戲樓、酒樓,再現龍潭河畔昔日繁華。 

    順河街景觀控制帶,則規劃成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古鎮街區。 

    建設民居博物館 

    在功能上,龍潭古鎮將劃分為四大區:入口接待服務區、古鎮宮廟游覽區和兩個古鎮大院游覽區。其中,在古鎮大院游覽區內打造龍潭民居博物館,向游客展示古鎮的民居建築藝術,以及古鎮大院文化。 

    吳家院子片區,修繕古鎮王家院子、謝家大院和吳家大院等。吳家大院代表龍潭古民居最高空間藝術成就,王家大院展示地主大宅建築藝術,謝家大院則是古鎮糕點糖品供應點。 

    據悉,龍潭古鎮開發好後,將隆重推出8條旅游線路:古鎮風情游線、水上龍潭游線、紅色經典游線、民居大院游線、宮廟游線、龍文化游線、市井文化游線等。 (記者 鄧全倫/文 任潔/制圖 )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