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山陵陵寢完成維護保養對外開放

中山陵陵寢完成維護保養對外開放

日期:2016/12/14 20:27:21      編輯:古代建築史
     在經歷了20天的文物維護保養之後,中山陵陵寢將自21日起對游客開放。

    為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緬懷孫中山先生,中山陵園管理局自6月1日至6月20日,關閉“天下為公”陵門,對陵門、碑亭內部、石台階及兩側欄桿、祭堂、墓室等文物本體實施了維護保養。這是中山陵建陵80多年來,進行的規模較大的一次室內文物維護保養工程。

    據介紹,工作人員對墓室頂部馬賽克、8扇天窗進行了除塵清污,對內壁妃色人造石進行了拋光處理,並更換了墓壁上全部照明燈,清洗排氣扇。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研究所還對孫中山先生臥像地面瓷片裂縫以及臥像本體缺損部分,進行了修補,並進行了全面除塵清污。

    對祭堂內孫中山先生坐像底座四面浮雕人像等存在的多處缺損,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研究所進行了修補作色,並對白色大理石坐像表面浮塵進行了全面清洗,對於位於坐像後方的墓門兩邊大理石牆體的缺角也進行了修補。

    從廣場到祭堂的392級石階由於80余年風雨侵蝕沉降明顯。本次陵寢維護保養對石階進行了部分整修,基於防水、耐久等考慮,采用老工藝,使用老粉、桐油、麻絲等調配的粘合劑對石階的間接縫處進行了勾縫處理,對兩處沉降嚴重的石階段,移開全部上層台階,澆灌砼砂漿,重新構築基礎,而後還原台階石。

    同時,為了達到最佳的景觀效果,此次文物維護保養過程中還進行了大量植被補植工作。如在墓道兩側,更換八角金盤,新栽4萬多株灑金桃葉珊瑚,地面栽植了麥冬、吉祥草等地被達2000多平方米。在“天下為公”陵門西側,翻整地面土壤,補植十大功勞1000株、龍柏球400株等植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