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貴陽鄉村游打出了品牌效應

貴陽鄉村游打出了品牌效應

日期:2016/12/16 18:44:41      編輯:古代建築
    貴陽市的秀美風光讓游人過目不忘,而在一些鄉村裡,它們還有著濃厚民族風情,通過開展鄉村游,走上了鄉村游、農家樂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道路,成為貴陽農村經濟的新增長點,大大促進了當地農村的發展。 

    和貴陽一樣,南寧市生態旅游結合新農村建設的村莊比比皆是,楊美古鎮、不孤村、七星屯、伏波古廟、雁江古鎮等,都以其特色的鄉村游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在如何解決游客“住下來”的問題,以及鄉村游規劃方面,兩地的經驗各有特色。 

    特色村寨,遍布貴陽 

    在貴陽青龍河其中的一個布依村寨———鳳凰寨,剛到村口,熱情的布依村民就以祝酒攔路歌和竹竿舞迎接了。在這裡,不僅有秀美的風光,更有濃烈的民族風情。在這些白牆灰瓦石街的布依村寨,有磨濃香豆漿,有嫩滑鮮香的農家豆腐,還有打糍粑、聽山歌等眾多別樣體驗。這兩年,來村寨休閒度假的城裡人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游客進寨旅游,現在有的村民每個月的收入從以前的幾百元變成了4000多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像鳳凰寨這樣的濃厚民族風情的特色鄉村游在貴陽還有很多。現在,貴陽市形成了東部以烏當高科技農業示范區、香紙溝,開陽縣的清龍河流域鄉村旅游區等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景區;北部以修文縣、息烽縣的陽明文化和潮水河流域鄉村旅游區等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景區;西部以清鎮的紅楓湖、百花湖周邊村寨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景區;南部以花溪區的花溪河自然風光、青巖古鎮、高坡苗族鄉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景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組團環繞貴陽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環城休閒度假地帶。 

    豐富農家樂,“留住”游客 

    鄉村游不僅要能夠把游客吸引來,還要能夠讓游客“住下來”,貴陽市旅游局局長胡曉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今貴陽的許多村寨都已經解決了住下來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游客更願意留下來品位當地的文化以及自然景觀。 

    據介紹,貴陽市的鄉村旅游至今已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農家樂”型,為散戶經營行為;第二階段為“農家娛樂型”,有一定的旅游主題和活動安排,市場以短期贏利為目的,並以產品為導向;第三階段為“鄉村度假”型,即把觀光、度假、娛樂參與旅游活動結合起來,有明確的主題和系列活動策劃。這是目前貴陽市鄉村旅游發展最為普遍、最有前景的類型。 

    貴陽市旅游局綜合處處長塗波還向記者透露,為了鄉村旅游的長遠發展,貴陽市將在2007年至2009年三年內,采取多種形式對鄉村旅游景區從業人員加強對管理標准、行業規范、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環境軟件的整體水平。 

    鄉村游效益,逐漸凸顯 

    如今,貴陽市像鳳凰寨的農民一樣依靠鄉村旅游、“農家樂”過上小康生活的農戶並不在少數。據了解,貴陽市將鄉村旅游作為扶貧和富民的一項重要工作,重點建設和打造鄉村旅游精品和品牌,推出了“品農家飯,賞竹竿舞、板凳舞,觀古堡舊址,體驗農家生活”的“農家樂”旅游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玩。 

    塗波告訴記者,完善貴陽市鄉村旅游機制和鄉村旅游格局是貴陽市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貴陽市充分利用鄉村旅游所帶來的巨大商機,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使鄉村旅游走上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而通過推出地方性節慶旅游,觀賞民俗文化、體驗式旅游等,既提高了農民的收入,還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可靠保證。 

    至今年上半年,貴陽市鄉村旅游接待游客428.26萬人次,直接鄉村旅游收入達到17986.92萬元,綜合鄉村旅游收入達到27836.9萬元。鄉村旅游所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已逐漸凸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