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鎮保護開發讓喜州村走上致富路
日期:2016/12/13 18:52:24   編輯:古建築紀錄
隨著古城游客的增多,杜方明的喜洲粑粑生意越來越好做。
新華網雲南頻道電(羅春明)“現在古鎮裡每天都有很多游人,生意比以前好多了。”已經在喜州古鎮經營了14年喜州粑粑生意的杜方明一臉喜色。他說,以前賣喜州粑粑僅夠維持基本生活,而現在6塊錢一個的喜州粑粑,平均一天能賣出去四五百個,收入成倍地增加。
讓杜方明的生意出現巨大變化的是喜州村大力推進的古鎮保護開發工作。
喜州村位於喜州古鎮內,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37畝,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這一現實讓村兩委班子認識到只有做好古鎮保護,開發旅游資源,喜州村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
黨總支帶頭打開古鎮保護開發突破口
由於長期缺乏維護,喜州古鎮一度破敗不堪,文物古跡損毀嚴重。村黨總支明確發展旅游思路後,著手開始推進古鎮保護開發工作。
然而,最初的工作開展的並不順利。“最大的阻力來自群眾的不理解,觀念一時還轉變不過來。”喜州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楊井崗坦言,由於涉及眼前利益,部分村民對古城保護開發存有抵觸心理,工作一度難以展開。
面對群眾的不理解,村黨總支發揮核心引領作用,邁出帶頭的第一步。經過論證,村黨總支帶頭置換出村委會在古鎮中心的辦公地嚴家大院。嚴家大院是喜州古鎮特色民居中最具亮點的建築,村委會搬出來後,利用嚴家大院的知名度和白族民居建築風格,將其開發成旅游景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打開了全村旅游發展的突破口。
有了村黨總支的表率,也嘗到旅游發展的甜頭,村民們逐步轉變了觀念,開始積極配合古鎮保護開發,古鎮旅游業取得了良好的開局。
完善古鎮基礎設施 營造良好旅游環境
古鎮保護開發後游客越來越多,31歲的村民楊金明很看好喜州旅游業的發展,今年4月份在古鎮開起了青年旅館。
“幾個月前這裡還是一個破敗的院落,在黨總支的幫助下,現在已經是個設施完善的旅館了。” 楊金明說,在籌建旅館的過程中,村黨總支在網絡接入、消防配置、水電改造、路面修繕等基礎設施方面提供了大力幫助,旅館才得以順利開張。“反映給村黨支部的問題和困難,第二天就會派人下來現場敲定解決方案,從來不會拖延。”
這只是喜州村完善古鎮基礎設施的一個縮影。
為增強旅游發展後勁,喜州村大力推進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村黨總支整合資金和項目,前後投入300多萬元將入村干道鋪上青石板,修舊如舊,還原了古樸風格;在7條主街道安裝了73盞路燈,方便村民和游客夜晚出行;建立垃圾清運日產日清機制,極大地改善環境衛生;協調閒置土地建設停車場,解決古鎮停車難的問題;加大污水管網的管理和維護•••••••
“只有完善基礎設施,服務好商戶和游客,喜州村的旅游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楊井崗說。
喜洲村志願消防隊裝備齊全
黨員志願消防隊 為古鎮旅游發展保駕護航
基礎設施日漸完善,但游客的激增也讓楊井崗越來越擔憂古鎮的消防安全。
為了防患古建築火災安全問題,村黨總支發揮號召力和凝聚力,及時組建了由村組干部、黨員為主的志願消防隊。目前,這支志願消防隊共有17名志願消防員,其中14人是黨員。
“作為黨員,參加志願消防隊就是貢獻點自己的力量。”今年50歲的喜州村民、老黨員呂世堂是志願消防隊的一員。
呂世堂記得有一次,古鎮一院落凌晨1點起火,接到火情後,志願消防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控制住火情,並配合隨後趕到的專業消防隊及時撲滅了火災,才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這樣的火情處置志願消防隊已經經歷過多次。
“我們定期對古鎮內的消防設施進行檢修,有火情的時候第一時間集結。” 呂世堂說。
楊井崗介紹說,為了加強志願消防隊的防火滅火能力,今年以來,村集體出資更新了必要的消防工具,配備了動力消防車等專業設備,還在古鎮內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裝了20個消防栓,環繞古鎮四方街核心區鋪設了專用消防管道。
喜州村民楊利標的特色民族服飾工藝品店
抓住機遇 引領群眾發展特色旅游
找准了路子,夯實了基礎,村黨總支又抓住全州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鼓勵和引導群眾發展富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相關產業。
喜州村民楊利標以前在外打工,每月只有一兩千元的收入,看到古鎮旅游越來越火,他在嚴家大院旁租下鋪面,干起了特色民族服飾和工藝品的買賣,除去各種成本,他現在每月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幾倍。
“保護開發古鎮把游人引進來,引導我們做旅游生意,這就是村黨總支對我們最好的服務。”楊利標深有感觸地說。
除了像楊利標這樣經營特色店鋪外,村黨總支還引導村民發展了白族民居觀光、特色民居客棧、特色餐飲、白族傳統手工藝品等旅游相關產業,目前已有各類經營戶579戶,今年1月至10月,共接待游客10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