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走訪黑龍江有名道教景觀

走訪黑龍江有名道教景觀

日期:2016/12/14 17:29:38      編輯:古建築紀錄

松峰山

松峰山

    松峰山:東北道教第一名山

    松峰山風景區位於黑龍江省阿城市松峰山鎮,經由哈阿高速公路可達。距哈爾濱市85公裡。是集森林保護區、自然景觀、金源文化、道教文化為一體的山岳型自然風景旅游區。是省級森林保護區。1985年辟為旅游景區並對外開放。

    松峰山風景旅游區面積約為15.6平方公裡,主峰海拔627米,景區內森林茂密,林中盛產防風、黃芪、龍膽草、黨參、黃柏、百合等藥材,還有山兔、狍子、松鼠、野豬、多種鳥禽類等野生動物。山峰險峻,有山泉、奇石、怪松,地形地貌獨特,是金代皇家避暑、狩獵的園林,素有東北道教第一名山、“龍江第一秀”之美譽。每年農歷四月十八都吸引大批道教信徒和游客來此朝拜、游覽。景區風景秀麗、古樹參天、泉水潺潺、鳥語花香,多處古跡是自然風光與悠久的道教文化巧妙融合而富有神韻。

    主要景觀有:棋盤峰、煙囪峰、雙乳峰、獅吼峰、雞冠峰、拜斗峰、小南山、黃經壇、北峰、天井峰、太虛洞、海雲觀、道士墓群、六十元辰像、不絕泉、一線天等。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舉辦廟會。峰不在高而在秀,石不在堅而在奇。松峰山峰峰突起而又近在咫尺,且只有一兩米寬的山脊相連,送奇山險、俊秀異常。松峰山上一年景色各異,尤以夏秋最佳,濃濃雲海、冉冉輕霧和道道彩虹,隨天氣不同而轉換。

    門票:45元

    交通:

    火車:乘哈爾濱至平山的火車,6225次,香坊早7:40發車,10:01分到平山鎮,下車後乘當地的公交車即可到松峰山,全程需2小時30分,總計82公裡,硬座票價16元。

    自駕:哈爾濱——阿城市——阿城繼電器廠——紅星加油站——紅星水庫——松峰山鎮——松峰山,全程85公裡。

海雲觀

                                       海雲觀
    海雲觀:黑龍江省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道觀

    海雲觀位於阿城市山河鎮境內的松峰山上。

    海雲觀始建於金代,後被毀。元滅金後,松峰山道觀一度衰落。清嘉慶28年(1823年)河北道士王教參帶領徒弟雲游到松峰山修道並創建海雲觀,從此海雲觀東北聞名,香火盛極。

    具有八百余年歷史的太虛洞僅距海雲觀70米。太虛洞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道教大辭典》上早有記載,可見其珍貴價值。

    現在的海雲觀是1984年利用原廟基礎,按舊制修復的。而且還將繼續規劃、擴建。

    海雲觀座落於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龍江第一秀”松峰山上。山因觀而幽,觀因山而秀。使之成為黑龍江著名的旅游渡假勝地。

 

    天仙宮:我國北部邊陲著名的道教宮觀

    牡丹江道教天仙宮(俗稱娘娘廟),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原址江南下乜河村,“文革”時期被毀。1993年經省、市宗教局批准重建。天仙宮現址位於興隆鎮東山。現在的天仙宮為黑龍江省和牡丹江市道教協會所在地。由道教弟子親自籌資組建,得到各界大德善士的支持,在1993年5月13日奠基,歷經六個月完善正殿、山門等,並於同年11月12日神像落位開光,開始接待國內外游客。

天仙宮

                                     天仙宮
    天仙宮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北部邊陲著名的道教宮觀。

    天仙宮坐北面南,由碧霞元君殿、三官殿、玉皇殿、慈航殿、聚仙殿、花園等組成,占地3萬多平方米。天仙宮雖然地處北部邊陲,但是建制完整,且具有皇家建築的氣派。大的琉璃牌樓、朱紅色的油漆大門、門前兩尊金色巨獅,在叢林中令人矚目。門首那座三間四柱七頂的金黃色琉璃牌樓正脊兩端有鸱吻和螭吻,其正中還飾有火焰寶珠。天仙宮道觀不僅采用了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還注入了道家與道教的審美思想和價值觀念,並且融入了東北地方文化豪放的特色,使道觀具有獨特有風格與氣派。

    琉璃牌樓就是天仙宮的山門。步入山門,回首一望,琉璃牌樓四柱上撰寫著兩副對聯:“賓來有禮談玄妙,客如雲去自養心”,“青山翠柏神仙府,煙霞深處道人家”,令人回味無窮。

    進入天仙宮,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清幽雅靜的花園,恰似置身於遠離人間的仙界。花園中那幾尊梅花鹿雕塑顯得活潑可愛,為道觀增添了幾分朝氣。

    與琉璃牌樓遙遙相對的是整個道觀的主殿堂碧霞元君殿。殿內供奉著9位娘娘,中央主祀的是碧霞元君,民間俗稱“泰山奶奶”。我國民間傳說,碧霞元君是東岳大帝的女兒,專門護佑四方百姓幸福平安,而且還能療病救人,對婦女兒童更是關愛有加。自明清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對碧霞元君的信仰極盛。

    碧霞元君的左右兩邊是催生娘娘和眼光娘娘。碧霞元君殿的東面奉祀著瓊霄娘娘、雲霄娘娘、碧霄娘娘,西面供奉著痘疹娘娘、消災娘娘、降神娘娘。此外,殿堂裡還供奉著一尊牡丹江地方神“十不全”娘娘。這位“十不全”娘娘在東三省享有盛名,別看她腿瘸手殘、眼瞎耳聾、鼻歪嘴斜,身材又矮小,但是當地人見了都會躬身禮拜。據說“十不全”娘娘能夠為所求者解除疾苦病痛,願意一個人將天下百姓的病痛都承受起來。“十不全”娘娘的神像安放在瓊霄娘娘、雲霄娘娘、碧霄娘娘3位娘娘的神像前。據說因為“十不全”娘娘太受當地百姓的歡迎,為了讓其不搶其他娘娘的風頭,每當道觀舉行大的法會時,只得將“十不全”娘娘的神像請到碧霞元君殿的廊下。

    碧霞元君殿的東面是三官殿,正中奉祀著天官、地官、水官,東西兩側分別奉祀福、祿、壽三星真君,文昌梓潼帝君,藥王孫思邈,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和關羽8位神靈,這與北京白雲觀三官殿奉祀的神靈不同,大概與地方民俗信仰有關。

    與三官殿緊鄰的是慈航殿,位於天仙宮的東北方。慈航殿內奉祀的是慈航道人和王母娘娘。

    天仙宮的東面建有玉皇殿,殿內奉祀的是地母、斗母、六十甲子。

    碧霞元君殿的西面是聚仙殿。聚仙殿裡供奉著16位神仙的神像,每幅神像寬1米、長2米,鑲嵌在鋁合金的鏡框中。聚仙殿有兩副楹聯,一副是“有心無欲福自來,善起祥瑞惡招災”,另一副是“是非曲直無藏護法萬仙濟濟演正教,懲惡揚善天綱橫空靈雨恢恢潤經壇”,這兩副楹聯講述了善惡有報的因果道理,告誡人們應該積善修福。

    天仙宮東臨201國道,南至哈爾濱,北至雞西和綏芬河,西臨龍鳳山。山巒起伏,松林蒼翠,自然景色與道觀相輝映,如詩如畫,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已成為牡丹江登山覽勝的景點之一,也是黑龍江省道教界最大的一處宮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