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平潭碗礁一號”沉船古瓷300年後首現故鄉景德鎮

“平潭碗礁一號”沉船古瓷300年後首現故鄉景德鎮

日期:2016/12/13 20:14:15      編輯:古建築紀錄
    清康熙青花八開光雜寶花卉紋盤、清康熙青花“鹬蚌相爭漁翁得利”圖碗、清康熙青花冰梅紋直腹蓋罐……從18日起,景德鎮陶瓷館內展出了103件罕見“平潭碗礁一號”沉船瓷器。在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這些藝術珍品300年後首次外展,回到故鄉千年瓷都景德鎮。

    據景德鎮陶瓷館專家介紹,“平潭碗礁一號”沉船遺址出水的17000余件瓷器,大多出於清代康熙年間景德鎮民窯,大部分為青花瓷器,少量為青花釉裡紅器、單色釉器等,瓷器胎質堅硬,胎色潔白,胎釉結合緊密。青花瓷有將軍罐、粉盒、花觚、筆洗等不同器型。

    本次展出的103件瓷器是從17000件沉船出水瓷器中遴選出的代表作品,青花瓷色澤明艷、層次豐富。參觀者能從這些瓷器的造型、紋飾、胎釉中,一睹明代晚期和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民窯最高的制瓷工藝。

    據介紹,這批藝術珍品,僅於2011年在福州博物館展覽過一次,本次展覽系“平潭碗礁一號”沉船瓷器首次外展。

    在浩瀚而冰冷的大海中靜靜躺了300多年,通過多地文物工作者的努力,這批瓷器終於在2012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期間,回到故鄉“千年瓷都”景德鎮,與來自世界13個主要產瓷國的數萬件現代陶瓷作品“爭奇斗艷”。

    “平潭碗礁一號”沉船出水於福建省平潭縣海域,位於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上。沉船海域往北可至長江流域和北方各港口,往南可達泉州、廣州等貿易港口及東南亞地區,是南北貿易的必經之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