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裡查村九裡煙,三溪匯流萬戶間。祠廟亭台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說的正是“江左名邑”泾縣千年古村查濟的獨特風貌。“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據說這是李白漫游查濟的“心路歷程”。
查濟,一個古老厚重的地名,一個有著千年風雨歷程的美麗鄉村,位於泾縣西南約60公裡處的桃花潭鎮。唐初,當時任宣州、池州兩地刺史的查文熙,因往返於兩地,途經這裡,為奇山秀水所吸引,後告老卜居於此。查氏先祖封在查地,即濟陽縣,後人便把兩地各取一字,名查濟。明代中葉,查濟最為鼎盛,宅第如雲,人口十萬。
如今的查濟,依山傍水,皖風徽韻,美輪美奂,風姿秀麗,仍然保持著明成化甲辰年(1484年)時繪制的村圖模樣。查濟村四面環山,一條流水潺潺的許溪河穿村而過,左為查村,右為濟陽村,所謂“隔河兩岸共一查”,查氏後人們過著一種令人羨慕的“小橋、流水、人家”式的田園生活。
自然風光固然令人流連,人文盛景更是引人入勝。且看沿河兩岸,綿延十裡,觸目皆是元明清建築,總數達到240多處。在青山秀水之間,只見雕粱畫棟,翹角飛檐,如在畫裡。其中德公廳屋、愛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偉、結構精致。尤以德公廳屋四柱三層牌坊式門樓,五朵斗拱屋面,略帶翹角分三層覆蓋門樓,古樸典雅、雄渾大方。背面以镂雕手法雕出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魚躍龍門等吉祥圖案,手法娴熟精美。
物華天寶,地靈人傑。查濟自古重視教育,義學育人,文風興盛,信奉“以商賈起家,而以詩書傳後”,湧現出清代書畫家查秉鈞、查春如等一批名人。清嘉慶年間,為振興查濟文風,查氏一族在村周圍構建四門三塔:鐘秀門、平嶺門、石門、巴山門,青山塔、如松塔、巴山塔等,這些塔歷經千年,巍然聳立,見證了千年查濟的輝煌過往。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門,石橋跨河溪,兩岸古建群。”沉睡中的查濟以其不可替代的人文歷史和不同尋常的自然景觀贏得世人的關注和青睐。這些年來,一大批藝術家和美術愛好者來到這裡尋找藝術的靈感,共同打造了著名的“中國寫生第一村”;同時,眾多古建築和古村落研究專家來此“朝聖”,2001年6月,查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12月入選首批中國經典景觀村落,2008年11月被評定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千年查濟不再寂寞。為了打造查濟古村旅游品牌,泾縣目前正堅持旅游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並重的原則,對古村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和控制要求,使查濟古樸的風貌得以保持和延續。目前,泾縣查濟景區已成功爭創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當地政府正在加緊實施“五大工程十大項目”,著力改善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加強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全面提升景區內涵與品位。(記者:張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