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牆體長出了不少植物 記者 焦勐 攝影
記者 李元博 特約記者 孫海洲
閱讀提示 | 9月下旬,徐克導演的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全線上映,該片展示了唐代洛陽城的城市風貌和繁華景象。電影中甚至使用了“神都洛陽”這個詞來襯托出洛陽的重要地位。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十三朝”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傳說中,而要對古城的文物古跡進行合理的保護和整治、修復和開發,使古城重新煥發風采。
利用現有的資源,進一步挖掘
麗景門、西大街
夕陽出現,站在麗景門外的麗景橋上仰視著雄偉的城門,肅然起敬。據史料記載,麗景門始建於隋朝,是洛陽古城的西大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最優秀的城門之一。在《唐兩京城坊考》中有這樣的記載“東都皇城西面有兩門,南曰麗景門,北曰宣輝門”。歷經多個朝代保存至今,麗景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到麗景門,枉來洛陽城”,可見麗景門在老城區甚至是洛陽市的重要性。
踩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通過城門和甕城,來到了具有歷史特色的西大街。據了解,麗景門是2002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西大街也是重新鋪設和修復的。但青石板路、仿古建築以及和麗景門、甕城的完美融合,吸引了很多人來此一睹古都洛陽的風采。這裡游人如織、街道兩側商家林立,讓來此旅游的人們親身感受到古都洛陽的繁榮景象,給人一種穿越回大唐盛世的感覺。
記者在采訪周邊的商家和游客時,他們異口同聲表示,在這條古色古香、具有濃重歷史氛圍的街道中行走很有感覺,並希望以後政府在對西大街的保護開發中,能夠利用西大街的現有資源,打造出一條有著獨特特點的仿古街,吸引更多的游客,帶動周邊經濟和產業的發展。
對此,洛陽市東西南隅故城保護整治項目工作人員表示,不久的將來就會對麗景門和西大街的旅游資源進行進一步挖掘,會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在此基礎上開發,將此處打造為洛陽的一張歷史名片,吸引八方來客。
修舊如舊,保護古建築原貌
馬胡同9號
西大街往南是一條條胡同,在這些幽深、錯綜復雜的胡同裡,有著一些破舊的房屋,或許這些破舊的房屋很難讓人有駐足觀看的想法,但是在古城的保護中,一些看上去老舊、破損嚴重的房屋也許就是非常重要的文物古跡,馬胡同9號就是如此。
穿過一道不起眼的小門,走過一小段狹窄的通道,裡面一間間破舊的房屋孤獨地立在那裡,仿佛在向人們訴說什麼,也許是幾百年前發生的故事,也許是走街串巷小販的叫賣,甚至可能是門前小孩嬉鬧游戲的身影。據附近的居民介紹,這裡曾經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宅院,有正房、偏房、廂房等許多房屋,中間有過道相連。規模上雖然不如山西的喬家大院,但也五髒俱全、古色古香。周邊居民說,像這樣的深宅大院在胡同裡有很多,粗略估計有100多處,馬胡同9號只是其中之一。但它們大多因為時間太長,基本上成了危房,不再有人居住。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些房屋的牆壁已出現裂縫,屋頂長滿雜草,而有些屋頂卻已經塌陷。
對於這次洛陽老城古城保護內眾多的深宅大院,保護工作任重道遠。記者在采訪中,很多居民都表示,作為古時候留下來的文物古跡,希望以後在對這些大院的保護中能恢復建築本身的原貌,好好保護起來。項目工作人員也表示,在對這些文物古跡的保護中,我們會認真聽取附近居民和專家的意見,盡最大可能保護建築本身的原貌,能小修的絕不大修,能用原構件的絕不更換新構件。不僅要對這些隱藏在胡同裡的深宅大院進行重點保護,“修舊如舊”,而且在後期的開發建設中也要充分利用這些深宅大院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
特色保護,再建洛陽地標古跡
安國寺、文峰塔
從馬胡同9號出來,繼續沿著胡同往裡走,從一個不起眼的胡同口拐進去,是一棟樓房,在樓房的一側是由一排圍牆圍著一座類似寺廟的建築,這就是安國寺,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據李通志記載,安國寺始建於唐鹹通年間,原寺院占地近萬平方米,坐北向南覆蓋府治南(今老集一帶)。
據了解,安國寺1960年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安國寺大雄寶殿進行了搶救性維修,內容包括對屋頂、牆體、地面、立柱以及月台等進行大規模的更換、加固等,經過近一年的維修保護,安國寺大雄寶殿煥然一新。在大雄寶殿南面10米的地方是正殿天王殿。雖然目前還沒有進行維修,但從其恢宏的氣勢和屋頂兩側精美的雕刻可以看出在當時是先進的建築工藝。安國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唐朝時期的洛陽在當時的地位,所以洛陽被稱為“東都”,地位僅次於當時的首都長安(今西安)。
繼續向古城的東南方行走,會發現一座隱藏在群樓之中的古塔,這是位於老城東南隅東和巷東端始建於宋代,明末毀於戰火,清初重建的文峰塔。據說修建此塔是因為軍事上的需要,洛陽市老城位於邙山南麓,北高南低,文峰塔之頂與城西北隅地面成一平線,塔頂四面開門,若遇戰爭,可在塔頂設崗放哨,居高臨下,四面瞭望,便於守城。
文峰塔作為老洛陽古城中一座非常重要的建築,見證了洛陽城的變遷,雖然年久失修,但是作為和安國寺一樣有非常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古跡,在未來古城保護和整治中,會重新煥發生機,再次見證洛陽城的變遷。
麗景門、西大街、馬胡同9號、安國寺、文峰塔等作為老洛陽城的文物古跡是洛陽城的一個財富,希望可以很好地保留並且進行合理的保護和修復。麗景門、西大街和安國寺的大雄寶殿在重建或維修後已經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十三朝古都歷史的一個象征。在未來,來洛陽游玩的游客除了龍門石窟、白馬寺等名勝古跡外,又將有一個欣賞古都悠久歷史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