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的《滕王閣序》讓南昌的滕王閣美名遠揚。
中國名樓荟萃。下個月,包括南京閱江樓在內的全國十大文化名樓將“齊飛”申遺。據介紹,11月2日至4日,2012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市長論壇暨第九屆名樓年會將在長沙舉行,屆時,將簽署《中國十大名樓聯合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長沙宣言》。全國十大文化名樓申遺的前景如何?專家分析說,既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有硬傷,比如有的名樓商業氣息過濃,有的名樓太年輕等。
十大名樓將打包申遺
滕王閣(南昌市)、岳陽樓(岳陽市)、黃鶴樓(武漢市)、鹳雀樓(山西永濟市)、蓬萊閣(山東蓬萊市)、大觀樓(昆明市)、閱江樓(南京市)、天心閣(長沙市)、鐘鼓樓(西安市)、天一閣(寧波市),每一座樓都早已聲名在外,滕王閣有《滕王閣序》,岳陽樓有《岳陽樓記》,黃鶴樓也有“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名句。南京的閱江樓雖然歷史上沒有建起來,但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著有《閱江樓記》,流傳千古……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致電滕王閣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羅敏宏,她告訴記者,全國十大文化名樓打包申遺確有其事。他們收到了一個“2012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市長論壇暨第九屆名樓年會”的議程表,議程表就有全國十大文化名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一項。但是,怎麼申報?誰來牽頭?會采取什麼措施?羅敏宏表示,現在都還不知情。
而南京閱江樓風景區管委會的負責人也表示,打包申遺是真的,但目前還沒有具體實質性的內容,怎麼操作還要在年會上具體商議。“這次應該是主辦方提出的一個倡議,至於申遺何時啟動、如何申報,還要等到名樓年會召開後才能知道。”這位人士透露,這次全國十大文化名樓申遺的牽頭者是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專業保護委員會。
名樓申遺有三大可行性
全國十大文化名樓申遺的可行性如何?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的申報文本就是由他在操作。賀雲翱說,全國十大文化名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說明了對文化的重視,對於名樓的保護來說,是一件好事。這十大文化名樓,除了南京閱江樓是2001年才建成的外,其他的在歷史上都曾經存在過,有的還保留了歷史建築、歷史風貌,有的是20世紀80年代復建。盡管十大文化名樓拔地而起的“年齡”不一,但是它們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跟相關的歷史名人、名著發生了關聯,提升了文化品質,使它們具有文化內涵。從這一點來看,申報文化景觀類型應該沒什麼問題。
除了文化內涵外,這十大文化名樓建造的地點都是風景優美處,有的在海邊,有的在山上;古人在考慮建設這些文化名樓的時候,主要是出於觀景,迎客、送客等考慮,因此,這些名樓所在地點都風景優美,有地理優勢。
這十大文化名樓,在建築學上有獨特價值。這十大文化名樓如果溯源,有的已經存在了1000多年,盡管幾經修建,但和原來的樣子也都差不多。它們的造型、結構、材料等方面都值得研究,同時,還具有美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名樓也存在一些“硬傷”
盡管如此,專家說,十大文化名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也有硬傷。首先,聯合國對申遺的項目都要求原真性。所謂原真性,就是要原汁原味保留從古至今的狀態等。目前,我們國家以世界文化景觀項目申報世界遺產的有五台山、西湖、廬山等,這幾個項目當年申遺都付出巨大的代價,尤其是杭州的西湖,為了申遺拆掉了周圍的很多別墅,還西湖原來風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原真性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這十大文化名樓有些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復建的,在本體要保持原真性方面有欠缺。”專家說。同時,世界文化景觀類型的遺產還在生存環境上有要求,十大文化名樓中有一些名樓的商業氣息太濃厚,既然是文化名樓,應該不要那麼多的商業化。
對於全國十大文化名樓申遺,專家提出,有的名樓會不會太年輕?比如說南京的閱江樓,雖然朱元璋寫《閱江樓記》是600多年前,但一直有記無樓,這座樓真正建起來是2001年,從樓的年齡來看,僅僅11歲。會不會顯得太年輕?
不過賀雲翱說,世界遺產中也有年輕的,比如巴西裡亞這個世界遺產真正的年齡也就30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