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烏鎮峰會:讓世界互聯互通 以信息共享共治

烏鎮峰會:讓世界互聯互通 以信息共享共治

日期:2016/12/13 18:52:35      編輯:古建築紀錄

  這是一場被譽為“烏鎮峰會”的世界互聯網饕餮盛宴:2014年11月19日到21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江南水鄉浙江烏鎮舉行,來自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名嘉賓齊聚江南水鄉。這是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20年以來的又一個標志性的大事件。

  “東風燕子穿花雨,落日漁郎隔岸歌。”古老的江南小鎮,與新生的互聯網相約。一鎮一盛會,一網一世界。正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炜所言,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實現了“3個C to C”:Come to China,走入中國;Come to Consumer,走進用戶;Come to Consensus,走向共識。

  中國為什麼需要世界互聯網大會?一是,我國互聯網在用戶規模、網上信息資源等方面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自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20多年來,中國互聯網產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中國擁有6.3億網民,5億微博、微信用戶,每天信息發送量超200億條,社交端口同時在線人數突破2億。全球互聯網公司10強中,中國占了4家(阿裡巴巴、騰訊、百度和京東)。二是,我國在互聯網產業規模、電商產業規模、互聯網金融發展等方面也頗多可圈可點之處。2014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新鮮出爐,馬雲、李彥宏、馬化騰互聯網三巨頭包攬前三,多年來房地產商占據榜首的歷史從此被改寫;剛剛結束的“雙11”狂歡節,電商銷售額達571億元,阿裡巴巴再次創造了全球商貿市場的最大奇觀。三是,“國之交,在民相親;民相親,在網相聯。”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已成為國際政治新秩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大國,理應為世界搭建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開放平台。中國選擇世界互聯網大會,或者說世界互聯網大會選擇中國,不過八個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從追隨到領跑,從萌芽到勃發,從1994年的四大骨干網絡到如今數不勝數的站點,從最初的撥號上網到現在暢通無阻的WIFI……互聯網改變了中國,中國也在改變著網絡世界。

  一場成功的互聯網界國際盛會,不僅是傳遞中國好聲音的盛會,也不僅是構建互聯網新秩序的盛會,更是實現人類網絡夢想、增益世界公民福祉的盛會。

  讓世界互聯互通,以信息共享共治,中國夢,網絡夢,從烏鎮開始,溫暖世界。

  網友熱議:(光明網編輯 田文姝整理)

  網友“查收”:“互通互聯,共享共治”。大會旨在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搭建國際平台,為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搭建中國平台,讓全世界互聯網巨頭在這個平台上交流思想、探索規律、凝聚共識。

  網友“居然”:從邊緣到主流,反映出互聯網已經滲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業務和新消費形態的出現催化了生活方式的轉變,這種轉變是革命性的,在這背後我們更需要理性的審視這種狂歡,只有加強內在核心創造力,才能使我們真正從互聯網大國走向互聯網強國。

  網友“山水之”:相信透過這樣的國際活動,促進官員與互聯網技術、媒體、法律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交流,有助於推動中國網絡空間治理。

  網友“佳兒佳”:全球互聯網精英們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碰撞智慧,一定會為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以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作出有益的探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