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紅線最大,
規劃部門根據征地紅線及環境劃出用地紅線
有時候規劃部門還會給你粗略的建築紅線,精確的建築紅線,還是得自己根據用地紅線及建築本身和環境來進行計算確定。
(比如,規劃部門畫了建築紅線退用地紅線3米,但你設計的是高層,考慮到消防、日照、衛生防疫等關系,實際需要退用地紅線9米才能滿足各方面要求,因此你真正的建築紅線是在9米的地方,而不是規劃部門給的3米處。不過圖中表達的建築紅線還是畫在3米的地方,實際布置建築的時候卻不能超過9米。)
道路紅線其實是一種環境制約,遇到了就按當地規劃部門要求退就可以了。
具體的數字,這個是規劃部門的事,我們做了不主。
2006年6月21日
建築退線,當時有人和我講是五線,紅線——征地紅線,用地紅線,道路紅線(包括鐵路,高速高架,航空航道)。
藍線——天然水體後退線(包括河口線這一定義,
一是為了防止建築影響天然水體,具體太近了,就成了天然垃圾框了 ,
二是為了在河、湖邊上來點綠化,美化環境,
三是為了某些與外界相通的水體,防洪需要,必須退到某個高度,某個距離,防止水位升高,以及水位升高時帶來的河堤蘇松滑坡。)
綠線——退讓出的綠化帶寬度,及退讓原有綠地的距離
黃線——電力高壓線,煤氣管道運輸線等,我想通訊信號范圍也可以算在這裡
紫線——俗稱古建保護距離,反正就是這些古董級東西必須退的。
建築防火間距,日照間距,(這兩點都有相關規范規定)
建築衛生防疫距離,應該會有規定,可能是我孤陋寡聞,還沒見到,
建築防干擾視線距離,(防干擾視線距離,技術措施中規定是18米,這特別是住宅與住宅之間,兩個窗戶對望,距離太近了,就沒隱私了,整天拉著窗簾,那這房間也太悶了點,
呵呵,我是喜歡能看到天空的地方,要我整天住在拉著窗簾看不到外面的房間裡,我會憋死的)
這一部分都是新建的根據原有的,新規劃的根據原規劃的,
如果相鄰地塊未明確用地性質,則按大家一半分擔。
其他就是建築本身的要求,建築功能(比如幼兒園的服務半徑,那就要求做在這個圓裡面),建築視線,需要看到什麼(比如今年的注冊考試,二級的場地和一級的住宅設計裡都有這樣的要求。)
征地紅線范圍最大,至於怎麼定的,那就要問規劃部門了。
用地紅線,規劃部門根據征地紅線,根據周邊環境初步劃的范圍,用地紅線小於等於征地紅線,用地紅線是各經濟技術指標的分母,所以它的面積必須明確,否則建築密度建築容積率都沒辦法定了。但用地紅線並非你建築實際可建線。其范圍也是規劃部門定的。
道路紅線,其實和前面兩條線沒任何關系。只是和地塊有關系的道路用地的邊界線。不要以為道路只會和地塊邊線相鄰,道路也有可能橫穿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