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雲娣:有了資金發展不用縮手縮腳
石刻已經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有著祖傳三代澄泥石雕手藝的蔡雲娣向記者表示。現在的蔡雲娣已經不僅僅是一位澄泥石雕大師,目前,他擁有“蘇州市新石器時代古建營造工程有限公司”、“蘇州市康藝石材飾品有限公司”、“蘇州市吳中區木渎蔡雲娣石雕藝術工藝廠”三個規模生產基地。擁有“蘇州金阊區山塘街石藝齋”、“蘇州工業園區蔡雲娣江南三雕藝術館”等零售商店、展覽館。
據了解,蘇州市康藝石材飾品有限公司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420萬元,淨利潤46.26萬元,2011年主營業務收入603萬元,淨利潤71.92萬元。不管是主營業務收入還是淨利潤都呈現增長的態勢。
而於2011年8月注冊成立的蘇州市新石器時代古建營造工程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2011年主營業務收入35.12萬元,今年以來累計實現收入38.73萬元,利潤5.22萬元。目前承建的項目是西山太湖之星工程以及中茵皇冠的古建項目。
蔡雲娣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公司的經營狀況比較好,但突破並不大。“我現在都是穩扎穩打,想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但鑒於原材料和資金問題,一直沒實現。”蔡雲娣表示,由於蘇州政府為保護環境,已經禁止開采澄泥石了,這讓不少從事石雕的人都面臨著無石可雕的窘境。“正因為這樣,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也從十多年前的3000多人,減少到了現在的300多人。”
蔡雲娣表示,自己現在所用的都是以前陸陸續續買的,但也只夠20年之用,“現在是不愁訂單,愁原料。”蔡雲娣告訴記者,現在自己會到廣東、山東等地去購買石料。囤積石料需要大量資金,這也讓蔡雲娣有時候會捉襟見肘,“有時候看到有好的料,但一時半會資金周轉不來,真的挺急人的。”蔡雲娣表示,為了保證資金能周轉正常,也不太敢擴大生產,以防到時沒錢買料。
不過,今年蘇州銀行推出的大師貸,則給蔡雲娣擴大生產規模以堅強的後盾。據悉,由於蔡雲娣是國際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所以蘇州銀行經過調研最終給了他1000萬的授信額度,且隨取隨用。“有了這些資金,我就不用縮手縮腳了,公司也就應該能有所突破。”蔡雲娣對記者說道。
馬洪偉:貸款授信讓他更加安心創作
對吳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專攻青銅器玉雕的馬洪偉來說,如果沒有蘇州銀行“大師貸”500萬元的授信貸款,他現在可能還在為玉石原料為愁。但如今,他可以靜下心來,更加精細地雕刻他的青銅器玉雕。
馬洪偉從1992年開始學習玉石雕刻已有20年,憑著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學得了一手精湛的雕刻技術,玉雕作品多次獲得江蘇省、蘇州市工藝美術協會金獎、銀獎,現為江蘇省、蘇州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蘇州民間工藝家、工藝美術師,吳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上周五,記者來到光福工藝文化城,很遠就能看到非常醒目的標識———“玉韻春秋”,那就是馬洪偉的玉雕工作室。在馬洪偉的工作室裡,記者看到的都是清一色是用碧玉雕琢而成的青銅器造型擺件,這也和別的玉雕大師諸如專攻籽料的把件和掛飾完全不同。“1992年起,我就在光福設立蘇州高新區宏宇工藝品廠,2011年設立光福玉韻春秋玉雕工作室。”上周五,馬洪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拓展市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他開始創作轉型,開始專攻青銅器玉雕。由於作品精雕細刻,受到市場的極大認可,產品一直非常旺銷。
馬洪偉告訴記者,隨著業務的拓展,加上一些固定資產的投入,他的資金鏈一直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由於今年的經濟情況不太樂觀,他的產品銷售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一些玉石原料的價格也開始出現下跌,如果能趁機低價買一些玉石原料,將來經濟形勢好轉,那我的市場空間將會大大拓展”馬洪偉說,但因為資金緊張,一直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蘇州銀行創新推出的大師貸,完全解決了他的資金難題。“由於我的條件完全符合大師貸的要求,很快獲得了蘇州銀行500萬元的個人信用貸款。”馬洪偉說,獲得了授信後,他立即拿出了150萬現金,購買了一批玉石原料。“這個大師貸的500萬元貸款太及時了,讓他順利地購買了玉石原料。否則,如果資金不足的話,要麼他因此資金緊張而放不開手腳,甚至放棄購買,而這將影響、甚至錯過他未來的市場拓展; 要麼他低價或以不太滿意的價格,賣出他現有的青銅器玉雕作品,以獲得流動資金。但毫無疑問,這兩者對他而言,都是下下之策。”
由於現在資金寬裕,馬洪偉的事業順風順水。馬洪偉也表示,現在能讓他安心創作,有更多的時間在不停地學習,不斷吸取他人的精華,以彌補自身的不足。“賺錢並不是最重要的,希望將自己青銅玉雕的夢想做得更遠,讓更多的人分享到蘇作玉雕之美。”
宋衛東:有了好的料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當時就想學一門手藝,溫飽能保證,誰知道一做就做了26年。”當談及如何與紅木家具、紅木藝術品結緣時,宋衛東是這樣對記者說的。
憑著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宋衛東學得了一手精湛的技術,一件件蘇作紅木精品脫穎而出,多次獲獎。宋衛東於2008年12月13日經蘇州工程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為工程師職稱資格,於2009年11月13日經蘇州市工藝美術專業中級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已具備工藝美術師職稱資格。
而近兩年來,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影響了家具行業,紅木家具也受到波及。不過,宋衛東的蘇福紅木廠銷售情況平穩,2011年的銷售額達到了2000萬元,資產總額在5000萬元左右,其中原材料2000萬元左右,產成品3000多萬元。“今年以來還算比較穩定吧,目前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有10%的增長。”宋衛東告訴記者,雖然工廠整體運行比較正常,但資金和宣傳平台上的不足,還是會困住自己的腳步。“做我們這行最重要就是要有好木料,這是基礎。”而據宋衛東說品質好的紅木木料向來是稀缺資源,所以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特別是最傳統的七八種木料。”這就給宋衛東帶來了比較大的資金壓力。而蘇州銀行此次給予宋衛東的授信額度是800萬,主要用於紅木材料的購買。“前段時間我的申請批下來了,最近我取了300萬元,進了一批上好的紅木料,以作備用。蘇州銀行的資金支持讓我不用為資金發愁,自己的事業發展有了保障,有了好的料,我就能做出更多的好作品。”宋衛東說道。
另外,宣傳平台的問題也同樣困擾著宋衛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1年,宋衛東開辦了蘇福紅木文化傳播交流中心。在這座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的建築中,擺放著多種多樣的明清風格的紅木家具,“在這裡主要是為了讓業內的人,喜歡紅木家具,以及那些想要了解紅木家具的人有個了解、交流的地方。也想借此,展示蘇作紅木家具的風采。”宋衛東告訴記者,雖然有了這個交流中心,但自己覺得宣傳力度還不夠。“這次選擇蘇州銀行的大師貸,除了補充資金方面的考慮外,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蘇州銀行這個平台來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時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紅木家具,喜歡上紅木家具,”宋衛東對記者表示,現在通過大師貸和蘇州銀行結緣,將把蘇州銀行作為一個窗口,在發展自己的紅木事業的同時,傳播紅木這種文化,讓紅木文化能夠被更多的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