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中國古建築千年不倒的原因--糯米

中國古建築千年不倒的原因--糯米

日期:2016/12/14 20:39:53      編輯:古建築紀錄
       端午節已過,由糯米做的粽子我想大家並不陌生,但你是否知道我們常吃的糯米是使古代一種砂漿性能超強的根本原因呢!據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砂漿目前仍然是現存修復古代建築的最好材料。
       所謂砂漿是一種用於填充磚塊、石塊和其他建築材料之間縫隙的糊狀物,目前中國科學家研究人員發現,距今約1500年前,古代中國的建築工人通過將糯米湯與標准的砂漿混合,由此發明了超高強度的“糯米砂漿”。
      而糯米砂漿或許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有機和無機原料的符合砂漿,糯米砂漿要比純正的石灰砂漿強度要大的多,且具有耐水性。建築工人們可以利用糯米砂漿修建墓穴、寶塔、城牆等,其中一些建築至今都有在保留,利用這種糯米砂漿技術,有些古建築物非常的堅固,甚至就連現代的推土機都難以推倒,並且還能承受強度很大的地震。
     目前最新研究發現了一種名為支鏈澱粉的“秘密原料”,似乎是賦予糯米砂漿傳奇性強度的主要原因。支鏈澱粉是發現於稻米和其他含澱粉食物中的一種 多糖物或復雜的碳水化合物。研究此項的科學家稱:“分析研究表明,古代砌築砂漿是 一種特殊的有機與無機合成材料。無機成分是碳酸鈣,有機成分則是支鏈澱粉。支鏈澱粉來自於添加至砂漿中的糯米湯。此外,我們發現,砂漿中的支鏈澱粉起到了 抑制劑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硫酸鈣晶體的增長,另一方面生成緊密的微觀結構, 而後者應該是令這種有機與無機砂漿強度如此之大的原因。”
     為了確定糯米是否有助於建築物的修復,研究人員還准備了摻入糯米數量不同的石灰砂漿,並對比傳統石灰砂漿測試了他們的性能,其研究結果還刊登在了最新期的《美國化學學會雜志》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