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三毛重慶舊居破損嚴重 網友呼吁加強保護

三毛重慶舊居破損嚴重 網友呼吁加強保護

日期:2016/12/14 20:34:12      編輯:古建築紀錄

3月26日,南山黃桷垭老街。網友在三毛舊居前踏尋三毛的足跡。記者 萬難 攝


 人物簡介 三毛,原名陳懋平(後改名為陳平),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居台灣,1991年1月4日去世。出版文集包括:《傾城》、《溫柔的夜》、《哭泣的駱駝》、《夢裡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馬》、《背影》等。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這首由著名作家三毛作詞的《橄榄樹》曾風靡一時。事實上,對重慶人來說,三毛的故鄉並不在遠方,就在南山黃桷垭。昨天是三毛誕生70周年紀念日,不少網友相約到黃桷垭尋訪三毛舊居,以紀念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作家。
        舊居原貌破損嚴重

  “早就聽說三毛的舊居在南山,就是一直沒找到具體位置。”昨日下午,網友“我愛南岸”、“千裡狗”等人來到黃桷垭正街的一條老街,尋訪三毛舊居。
    老街還保持著上世紀中晚期的風貌——青石板台階、穿斗房,一些老房子還保留著木質護欄。明媚的陽光打在斑駁的土牆上,折射出歲月的痕跡。
    “三毛舊居?沒聽說過!”問了七八個人,大家都搖頭擺手。網友們不甘心,繼續沿著老街往裡走,來到黃桷垭正街146號,一位80多歲的老人指了指對面一幢老房子說,“就在那裡!”
    穿過一條僅供一人出入的小巷子,一道鐵門背後便是三毛舊居。
    這是一幢典型的川東穿斗式平房,並排共三間,房子破損嚴重,部分外牆裸露出篾條的夾層,盡管外面陽光燦爛,屋內卻潮濕昏暗。
    “小時候,我們就坐在這門檻上看小人書。”如今居住在這裡的楊先生稱,“聽我媽說這裡就是三毛的舊居,上個世紀80年代,有一次來過很多人,照了很多相片,後來才曉得是三毛回來看老家。”
    “以前房門口還有三棵大梧桐樹和很多桑樹,小時候我們經常爬上去摘桑葚。”楊先生說。
        舊居身份得到印證

  對於這裡究竟是不是三毛舊居,網友們也找到了相關證據。
    網友“我愛南岸”說,香港文匯報等刊登的三毛個人簡介中寫明,三毛祖籍浙江定海,生於重慶,幼年時移居台灣。
    網友“飛翔的魚”稱,有資料顯示,三毛的父親陳嗣慶在《我家老二——三小姐》裡寫道,三毛兩歲時,很喜歡在重慶住家附近的一片墓地玩耍;其他的小孩看到陰森森的墳墓都躲得遠遠的,只有三毛經常在墳頭上玩泥巴,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陳嗣慶的這段文字從楊先生這裡得到了印證。他告訴記者,他家附近有個楊家山,山上過去有很多亂墳,如今很多已經被拆遷了。
    有關這幢房子的身份,記者從南岸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那裡也得到證實。其稱,三毛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這裡,父親當年在銀行工作,約四五年過後,三毛隨父母去了台灣。
       網友呼吁加強保護

  對於三毛舊居如今破舊的現狀,不少網友表示遺憾。
    “我們這代人都是讀著三毛的書成長起來的,盡管她已經去世了20多年,但不可否認她是眾多文學愛好者心中不可磨滅的一個文化符號。”網友“千裡狗”說。
    “千裡狗”希望有關方面能出資保護並維修三毛舊居,為大家提供一個懷念三毛的地方。
    對此,南岸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全區文物點較多,但我們已將這棟房子列為文物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