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景泰藍博物館接地氣兒

景泰藍博物館接地氣兒

日期:2016/12/14 20:34:11      編輯:古建築紀錄
景泰藍博物館“接地氣兒”

   拒絕業內潛規則,停掉旅游團“踩點兒”,北京市琺琅廠轉型兩年以來頗接地氣兒,面向市民推出景泰藍文化講解活動,不僅廠內的景泰藍藝術博物館開館一年以來吸引了上萬名觀眾,而且在人才引進方面,景泰藍這門獨到的文化藝術精粹也在穩步傳承發展下去。

  去年6月,北京市琺琅廠投資400多萬元創建國內首座景泰藍博物館,琺琅廠生產車間也同時對外開放,這吸引了大量觀眾參與了解景泰藍的制作工藝,公司講解員一時應接不暇。“活動開展以來,平均每天參觀人數達200余人,有不少是全家人一起來參觀。”琺琅廠辦公室主任苗永生告訴記者,鑒於參觀人數多,原本計劃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延期至今年5月。

  昨天記者跟隨講解員一進入展廳,目光就被右手邊的“兵馬戰車”吸引住,這尊戰車長3米、高2米,是按西安秦始皇陵銅車馬原型1:1的比例制作而成,由四匹戰馬、戰車、傘蓋、馭手、盾牌等組成。大小近千個零件,色調以景泰“藍”為主色調,以古銅絲、拐子紋做裝飾,形象逼真,氣勢恢宏,工藝精湛。

  北京市琺琅廠董事長衣福成介紹,2006年景泰藍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年初又被文化部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示范保護基地,成立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各個時期的景泰藍藝術品更好地加以保護、發展和傳承。

  “自從2008年之後,景泰藍開始向高端化發展,設計也在創新。應用領域從過去的純擺件發展到高端商務、政務禮品、收藏品、室內外建築裝飾工程等。現在我們將有些大師設計的作品申請了專利,維護知識產權,打擊仿制品,同時要把這些景泰藍作品產業化生產。此外,景泰藍在家居用品方面也做了創新,衣福成向記者透露,向建築裝飾領域開拓是琺琅廠的藍海戰略,建築裝飾領域景泰藍制品銷售額將由總額的1/4上升為占1/3。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