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千手觀音主尊像開始修復
日期:2016/12/14 17:29:31   編輯:古建築紀錄 “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開展已快三年,現在進度如何?3月18日,記者從大足石刻景區了解到,位於千手觀音修復現場底層的一個主尊觀音造像、四個侍者像和法器的石質胎體、彩繪、貼金等工序已於近日開始。整個千手觀音造像修復預計將在明年上半年完成。
在修復現場,記者看到,幾個工作人員正在為底層主尊觀音造像揭取金箔,加固補形。據介紹,截至目前,千手觀音修復工程已完成了本體830只手的石質胎體修復,完成頂層約17平方米的貼金,頂層和中層近30平方米的修漆,頂層和中層約56平方米的彩繪清洗、加固。
大足文物保護工程中心副主任陳卉麗介紹,底層的主尊像和四個侍者像面積近20平方米,它們是整個修復工程中最大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關系到整個千手觀音修復工程成敗的關鍵。
為什麼呢?陳卉麗解釋,觀音的人物造像除了和觀音的“手”一樣也有34種病害,需要長時間“治病”,其五官、神態等修復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和更大量的歷史考證。此外,由於千手觀音造像在歷史上受到的人為干預較多,要想讓造像最大限度地恢復原貌,工作人員還前往多地進行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分析,不斷完善方案,並通過文字、攝影、掃描等手段進行保存記錄。
“不僅要最大限度恢復原貌,還要充分展現其宗教藝術性,這是目前最大的難點,因此我們也是一邊修復,一邊研究,一邊改善工藝。”大足石刻博物館館長黎方銀說,後期造像修復將更多地采用高科技,比如主尊的3D造像模型目前正在北京打印,主尊頭部的手繪效果圖也正在制作中。另外,為了讓千手觀音修復完成後得到更好的保護和保存,他們還與清華大學環境保護學院進行合作,比如造像頂層的防滲處理、大佛灣植被建設等也都已提上了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