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陝西大唐名剎慶山寺

陝西大唐名剎慶山寺

日期:2016/12/14 17:30:50      編輯:古建築紀錄

慶山寺

慶山寺

釋迦牟尼真身捨利

釋迦牟尼真身捨利

金棺

金棺

銀椁和捨利寶帳

銀椁和捨利寶帳

三彩獅子

三彩獅子

鳳頭人面銅壺

鳳頭人面銅壺

蓮紋方磚

蓮紋方磚

    “東慶山,西法門”,這是佛界流傳已久的一句“偈言”,意思是,在古長安的東邊,最神聖的地方是慶山寺;在古長安的西邊,最神聖的地方是法門寺。4月7日下午,第六屆全國網絡媒體陝西行記者團來到了位於西安臨潼區新豐鎮的慶山寺遺址進行了參觀。

    慶山寺遺址距西安30公裡,是武則天時期建立的著名皇家寺院。始建於隋代開皇年間,武則天垂拱二年改“新豐縣”為“慶山縣”,改“靈嚴寺”為“慶山寺”,並按皇家寺院的模式重建慶山寺,建地宮、阿育王塔,打造專門珍藏佛祖捨利的金棺銀椁,安放釋迦牟尼真身捨利。地宮之上按照供奉捨利的修建捨利寶塔。到了唐武帝時期,由於滅佛,所以慶山寺被毀,至今尚未重建。

    1985年5月5日中午12時許,新豐鎮露台鄉的農民取土時意外發現了一塊古墓碑,後來經臨潼縣博物館組織挖掘,終於使這一塵封千年的珍寶文物重現光明。而這批珍貴文物的傑出代表當數金棺、銀椁和捨利寶帳了,它是迄今世界所見的最完整、豪華,而又惟一刊名是盛放佛祖骨灰的棺具。佛祖真身捨利出土的時候,被層層保護,先是保存在捨利瓶中,捨利瓶被安放在金棺中,金棺再放入銀椁,銀椁再放置在捨利寶帳中。佛祖捨利被發現後,曾先後赴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展出。

    從慶山寺出土的這批佛教文物,如實地反映了盛唐時代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的成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的發掘,對研究唐代佛教的發展、建築、線刻、繪畫、樂舞藝術、金屬冶鑄、玻璃生產、陶瓷焙燒工藝等,有著極高的科學價值。

推薦閱讀:

雲南保山玉皇閣

貴州黎平肇興侗寨

班禅銀塔 循化文都寺

武漢珞珈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