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中山第一第二高樓或將崛起古鎮

中山第一第二高樓或將崛起古鎮

日期:2016/12/13 21:13:35      編輯:古建築紀錄
“燈王”模型圖。記者齊華偉攝 “燈王”模型圖
    “燈王”地塊以5.18億元的底價成交 該地塊有望奪得今年年度“地王”

    5月25日,用於建設古鎮“燈王”項目的209畝商用地不出意料地被古鎮燈都有限公司以5.18億元的底價競得,創下今年以來中山土地出讓總價最高紀錄,該地塊也隨之成為目前為止的年度“地王”。根據建設要求,2016年之前這裡還將誕生不低於300米的中山第一高樓。

    此外,即將於本月中旬拍賣的古鎮另一商住地塊也要求建設主樓高度210米的五星級酒店,若能順利成交和建設,在2016年中山高樓的冠亞軍都將在古鎮誕生。

    “燈王”項目高度不少於300米

    上周五成交的這塊“地王”位於古鎮東興東路,面積約209畝商業用地。中山市國土資源局的成交公告顯示,該地塊由中山古鎮燈都有限公司以518,277,500元(約合248萬元/畝)的底價競得。

    據了解,中山古鎮燈都有限公司是由古鎮鎮政府與中國光大集團共同投資設立的企業,主要是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全球燈飾照明產業中心”項目,此次競得的土地將用於建設上述項目的一期工程“燈王”商貿區,這也是古鎮規劃多年的標志性建築。

    出讓公告中對該地塊的開發建設作出了詳細要求,要求建設高度不少於300米的“燈王”項目,同時配套不少於1萬平方米的燈飾博物館;要求今年12月31日前必須動工,2015年12月31日前竣工。

    記者從古鎮鎮政府獲悉,“全球燈飾照明產業中心”項目將分三期進行建設,總投資估算約85億元,建設周期為2012年~2018年。根據規劃,“燈都項目”總規劃占地4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0萬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燈王”標志性建築、全球燈飾照明品牌展貿城、總部基地、研發設計園、產業服務大廈、高級人才公寓、產業主題酒店等。

    總投資85億元已完成第一階段融資

    古鎮燈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球燈飾照明產業中心”項目總投資估算約85億元,在投入上采用滾動式投資。該負責人還表示,項目將在一、二期建成後實現國內A 股IPO 上市,最終成為一家公眾持股公司。

    據悉,以投資全球燈飾照明產業中心(簡稱“燈都項目”)為主的“光大古鎮全球燈飾照明產業基金”,自4月6日啟動後已於5月28日完成了第一階段籌融資。古鎮鎮黨委書記余錫盆曾表示,“燈都項目”已經醞釀了十多年,古鎮要從中國燈飾之都走向全球燈飾之都,燈都項目不單是一個商業地產項目,而是古鎮燈飾照明產業升級的平台。

    另一地塊將拍賣 地塊須建210米高酒店

    此外,古鎮又一塊總價約2.88億元占地約254畝的商住用地將於6月19日在中山市國土資源局現場拍賣,該地塊規劃定位為大型城市綜合體,必須配建一間五星級酒店及商貿會議中心,酒店主樓高度210米,超過目前中山第一高樓利和廣場1米。

    出讓公告中對競買人也做出了嚴格要求,必須具有房地產投資或開發資質(資格)的公司或企業,注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10億元,不接受聯合競買。成交後,競得人在簽訂《出讓合同》的同時,必須與古鎮鎮人民政府簽訂《用地開發建設監管合同》,並於簽訂監管合同之日起15天內支付人民幣5000萬元到古鎮鎮人民政府指定賬戶作為用地項目建設保證金。

    此外,對土地開發也做了詳細要求,項目規劃建設定位為大型城市綜合體,功能包含大型購物、文體娛樂、餐飲酒店、辦公寫字樓、商務會議和高尚公寓、住宅小區。商業用地中必須配套一間五星級酒店及商貿會議中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酒店主樓高度210米。

    同時要求必須在2013年10月24日前動工,於2016年10月23日前竣工。如果該地塊能夠順利拍出,項目也能順利進展,那麼在2016年前後中山高樓的冠亞軍均將在古鎮誕生。

    業內:變“賣地賺錢”為“以地生財” 模式可借鑒

    中山大地房地產高級策劃經理馮瑞卿認為,在調控政策下,依靠以土地財政為主體的路已經步履維艱,從2010年、2011年的中山土地財政收入統計中顯示出,房地產業所占的比例大概已經下降到30%~35%之間,預計2012年房地產業的比例會更低,而土地資源有限,單純依靠土地財政難以支撐中山的經濟發展。

    馮瑞卿表示,在房產稅這種政府穩健長遠的收入在中山出現之前,古鎮這種變“賣地賺錢”為“以地生財”的模式值得借鑒,而目前中山部分鎮區也逐漸意識到“以地生財”的重要性,在土地拍賣或者轉讓中,逐漸加大商業用地比例,從以前的15%上升到30%~50%。

    “如何變‘賣地賺錢’為‘以地生財’,需要政府根據中山的實際情況,對未來商業地產以及寫字樓產業等做好總量調控和合理規劃布局。”馮瑞卿說,除了有相關的政策扶持外,政府還需要利用未來交通建設所帶來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擴大人口規模和密度、提升居民的消費力等,站在城市運營的角度,才足以支撐未來商業地塊發展之路,避免因市場過於飽和或者市民消費力不足而造成的更為嚴重的問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