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缽巖寺
日期:2016/12/14 17:27:39   編輯:古建築紀錄 據原《同安縣志》卷八記載,銅缽巖在縣西北十五公裡雲溪保。祟奉清水祖師,巖邊有一石洞,時有微風吹出,洞邊有一古榕,巖右有一石鼓,頗征雅致。銅缽巖現有規模是清朝光緒年間重修保留下來的,巖內有聯“院建蓮花第一山,宮居月上雙無地、蓬萊山高樹接天,銅缽巖聳雲生石”等對聯可以看出銅缽巖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淵源。
銅缽洞位於銅缽巖旁,為天然石洞,高2.7米,深7.5米,寬3.5米,古榕垂蓋,微風輕撫清幽涼爽。內存一宋代石刻,上書:“弟子毛士作同妻陳五娘捨錢鑽造觀音菩薩,定光菩薩,昭應菩薩及普陀山鎮於銅缽――宋開禧歲次已丑七月日立。相傳石洞中尚有一洞通泉州安溪蓬萊山,與清水祖師殿相通。一次,有一只母豬誤入山洞,久不見回,師傅和村民料想必死無疑。將忘之時,某日母豬帶一群可愛小豬回,村民甚喜,倍感菩薩恩德。
銅缽巖後山群峰疊翠,登頂,兩巨石相生相成,還有那石象栩栩如生。一座略低一座,形貌似獅類虎。村民說這是“三獅趕一虎’的‘古戰場’。獅虎們為這“風水寶地’生死搏斗著。獅大吼,虎長嘯,山搖地動,驚心動魄……瞧瞧,那最低處是勇猛的老虎,它蹲伏著,與那憨不可遏的三頭獅子怒目而視,眈眈相向。銅缽巖的傳說,不勝枚舉。還有“天馬留蹄”、“雞母踏石”、“琵琶穴”、“蜜蜂穴”等等。真是一石一景觀,一景一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