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江南style:一個千年古鎮的文化“軟實力”

江南style:一個千年古鎮的文化“軟實力”

日期:2016/12/13 22:39:43      編輯:古建築紀錄
  江南時節,鄉風古韻,一幅絢爛多彩的文化畫卷,在桐廬縣江南鎮這個千年古鎮徐徐展開。
  深澳高空獅子、彰塢獅毛龍、女子威風鑼鼓……除了精彩絕倫的特色民俗表演,鎮裡還結合“五水共治”、“無違建縣創建”、“垃圾分類”等中心工作,開展美麗鄉村知識宣傳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文化禮堂、老年活動室、農家書屋等活動場所,處處回蕩著歡樂和諧的幸福樂章……
  江南時節,作為一種已有千余年歷史的傳統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初一開始,一直要延續到農歷十一月底。以往過“時節”,大多只談吃喝,講究排場,如今則提倡“文明過節”。今年“江南時節”活動主題為“傳承歷史、儉以養德、弘揚文明”,鎮裡還進一步拓展時節期間的民俗文化產業內涵,除了保留傳統的手工技藝、民俗傳統,更積極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鼓勵民俗休閒產業的培育探索。
  江南鎮黨委書記施偉說,要發揮文化的牽引、教育、推動作用,切實增強江南鎮的“軟實力”,提升江南鎮的潛在競爭能力,著力把“江南時節”打造為極具地域風情的品牌節慶活動,把江南鎮打造成一座“產業主導、生態優先、服務完善、品質高尚”的現代化魅力新城。
  江南style:
  文/ 黃麗麗 蘇文
  一個千年古鎮的文化
  作為“中國畫城·潇灑桐廬”中秀麗雅致的一筆,江南鎮歷史悠久、人文昌盛、底蘊深厚。全鎮擁有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3個省級歷史保護區,傾力打造江南古村落4A級文化景區,現存有明清建築、橋梁、廟宇、祠堂、水系、名木古樹等物質文化遺產,也蘊含各類民風習俗、傳統節日、傳說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來過這裡的人,無不被深澳村的“水系文化”所吸引,並感染於荻浦村的“孝義文化”,為環溪村的“清蓮文化”驚歎,著迷於徐畈村的“合和”文化。
  “瓦兒黛,粉兒牆,輕移蓮花到花窗。款款一回眸,待嫁人兒在梳妝……相約深澳,夢中江南,如果你我有緣;相約深澳,夢中江南,那就是我的故鄉……”一走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深澳,你就能聽到《相約深澳》這首村歌。在今年舉辦的省市村歌大賽上,《相約深澳》均以全場最高分獲得大賽金獎,並獲得第六屆全國村歌大賽“中國村歌十大金曲”榮譽,唱響村歌好聲音。
  “《相約深澳》能夠獲獎,不僅因為這首歌的詞填得好,旋律優美,更因為它唱出了我們百姓的心聲,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深澳村的村民臉上洋溢著自豪與驕傲。
  深澳村的歷史可追溯至西漢年間,距今已有1000余年,現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近12萬平方米,其中明清期間古建築40多幢,是徽派建築與浙西山地居民建築的典型結合。重要的建築有攸敘堂、神農堂、懷素堂、恭思堂、懷荊堂等,這些建築與村內的水系構成了獨特的風貌和特色。
  在深澳的古路古巷中漫行,就像是穿越了時光的隧道,幽深的小巷、古老的祠堂、斑駁的灰牆、錯落的馬頭牆,抬首望去,牛腿、窗花、人物走獸,似乎還有佳人的倩影在花窗邊悄然隱沒……
  在江南鎮,還有一個以“孝義文化”著稱的千年古村—荻浦村。據說在清朝,這個村有位叫申屠開基的村民。他的父親患有“千頭瘡”的疾病,多方醫治無效,於是他便用嘴吸之,“千頭瘡”終於不藥而愈。乾隆皇帝聽說申屠開基的故事後,親筆御批了“孝子”兩字,並下旨在荻浦村松垅口建立孝子牌坊。
  百善孝為先。荻浦人自小在敬老愛老的氛圍中成長,尊老重情已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我們還做得動,就去照顧年紀更大的老人。我們做不動了,年輕人會來贍養我們。一代代都是這麼做的。”荻浦村老年會長說,村裡走出去的老板,會定期捐錢給老年協會。村老年食堂對全村老年人開放,90歲以上的老人,一葷兩素的菜肴只收1元錢。
  “曲徑始入通幽處,已聞蓮花一縷香。”江南鎮的環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頤後裔族居之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清蓮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祖祖輩輩的環溪人。
  環溪村文化禮堂愛蓮堂,是全村最熱鬧、最有人氣的地方,愛蓮書社目前有5000多冊圖書,是村民的“大書房”,並辟有周氏文化專區。縣圖書館還在環溪村設立了分館,成為全省第一個村級圖書館分館。村民一戶一卡,有了空閒便到愛蓮堂、愛蓮書社讀書、下棋,享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文化品質生活。
  鄉村的生活展開來是一幅畫,想起來是一首詩。在徐畈村,那鋪著鵝卵石與青石板的巷子,成為記憶中最美麗的存在。村口的古樟,雨意濃濃的黑瓦,漫然的台階,成為鄉村的必備意象。
  歷史文化的守護與弘揚,讓江南鎮文脈流香,綿延不絕,並帶動了全鎮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江南鎮以不同村落的文化特色為出發點,培育“一村一品”,推出了“易理深澳”、“孝義荻浦”、“清蓮環溪”、“耕阜石阜”、“水韻橫山埠”等鄉村旅游名片。在深澳村,你可以逛民國老街,看坎兒井,享受無人打擾的舊時光;在荻浦村,你可以品牛欄咖啡,看五彩花海,賞民俗大戲,聆聽孝子的感人故事;在環溪村,你可以觀賞百畝荷花,繞天子源溪,住古宅民宿,吃百壽宴,感受濃厚的藝術氛圍;在窄溪村,你可以賞春江景色,品春江魚蟹,聽春江漁歌。
  據有關部門初步統計,江南鎮現有農家樂86家,到目前,今年接待游客約65萬人次,餐飲銷售達到2628萬元。
  歷史文化的守護與弘揚,讓江南鎮文脈流香,綿延不絕,並帶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出的,“發展最終應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文化“軟實力”,正成為江南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目前,江南鎮作為一城兩區(桐廬縣城東翼衛星城、風景桐廬示范區、產業開發樣板區),桐廬縣“一主一副五極”東一極、杭州市著力打造的23個新城之一,初步形成了鎳鐵合金、五金機械、醫療化工、新興建材、箱包玩具為主導的特色產業,被譽為“箱包之鄉”“玩具之鄉”“醫療器械之鄉”。建成區面積也從1平方公裡增至3平方公裡。
  好項目紛紛落地江南。今年前3季度,江南鎮工業招商引資簽約落戶項目16個,協議資金達到20.4億元,已實到招商資金83046萬元,市外內資達到54490萬元,浙商創業創新23083萬元,分別完成年度目標138.41%、155.96%和200.72%。其中,浙江賞石文化城區塊已落戶項目7個,包括總部經濟、商貿、休閒旅游、文化創意等行業,協議投資近20億元。項目之一“深圳君豪置業”,投資近10億元,計劃建設一幢15000平方米的四星級酒店和18000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以及120000平方米綠城品牌房地產項目。
  大企業爭相落戶江南。投資3億元的先進制造業企業“杭萬公司”、投資2億多元的生物科技企業“全金藥業”、引領移動電商行業的“億企通”等大企業紛至沓來,還有注冊資本5000萬元、正在打造全國名優特產品展示推廣中心的浙江世僑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白霧長遮千樟秀,沙灘乍現一城新。”江南鎮,正湧動著經濟發展的滾滾熱潮,孕育著創業興業的勃勃生機……
  好項目紛紛落地,大企業爭相落戶,文化“軟實力”成為江南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右腳上步靜恰恰……”伴著有節奏的拍子,江南鎮的深澳村,幾十名婦女認真地練著排舞。
  江南鎮深澳村有女子威風鑼鼓隊、高空獅子隊、排舞隊等多支文藝隊伍。每逢重大節日和賽事,文藝積極分子紛紛表演拿手絕活,其中既有年過五旬的農婦,也有年方二十的女學生。
  女村民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男村民參與文體項目的熱情也高。荻浦村裡單是體育隊伍就有好幾支,並擁有江南鎮唯一一支老年氣排球隊。“他們的年齡都在60歲以上,但打起球來精神抖擻,一點都不輸給年輕人。”村有關負責人說。
  這些精彩的文化生活,只不過是江南鎮“文化惠民”的一個縮影。據統計,目前,江南鎮已成立11支女子腰鼓隊、32支排舞隊、7支民間藝術表演隊和11支梅花鑼鼓隊。此外,還有35支籃球隊、20多支乒乓球隊。這些民間文藝隊伍成了鎮裡的“明星”,連桐廬汽車博覽會、房交會,都能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
  江南鎮還以農村文化禮堂為載體,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他們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在各村的文化禮堂長廊陳列展示鄉土人物、歷史故事、飲食文化等,並開展開蒙禮、敬老禮等活動,切實發揮文化禮堂教育教化功能。
  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使江南鎮群眾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離開賭桌到書桌的人多了,鄰裡之間也更加團結和睦了。“現在村民們白天有活干,業余有豐富的娛樂活動,家家比品質,人人比幸福,村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有滋味兒。”江南鎮文體站負責人說。
  近年來,江南鎮先後榮獲“浙江省首批東海文化明珠”、“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等稱號,並成功創建省老年體育特色之鄉、浙江省體育強鎮、浙江省特級文化站,全鎮湧現了3個省級文化示范村,4個市級文化示范村,5個市級小康體育特色村。
  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使江南鎮群眾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活一天比一天有滋味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