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禅韻悠悠畫卷 走進西九華山

禅韻悠悠畫卷 走進西九華山

日期:2016/12/14 17:20:03      編輯:古建築紀錄

九華山

    固始九華山是大別山北麓一個風光奇異、景觀獨特的山脈,平均海拔500米以上,妙高寺就坐落在九華山的半山之中. 
    相傳,新羅國今朝鮮王子金喬覺金地藏,在卓錫安徽九華山之前,曾在妙高寺傳經布道多年。因此,佛門把安徽的九華山與河南的九華山相提並論,故世人有東九華、西九華之說。妙高寺前有南天門,後有華巖寺,鹿鳴庵和地藏王府相輔為左右兩翼,巧妙的構成一處三院一體、僧尼合寺的佛門聖地。妙高寺始建於隋末年間。 
    古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九十余年,在距妙高寺東北一千米處,有一片高僧塔林。 
    妙高寺在九華山的半落之中,前有南天門,後有藏王府、華巖寺、鹿鳴庵相輔為左右兩翼;巧妙的構成一處三院一體、僧尼合寺的佛門聖地。妙高寺附近的景點還有飲馬池、望丫台、打兒窩、墓塔、放生池、迎佛台等。妙高寺附近有中原名茶生產基地九華山茶場,又有碧波萬頃的關門山水庫,還有百畝桃花嶺果園和環抱山川的翠竹楓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蔚為壯觀。 
    妙高寺建於唐初,盛於明清。占地22000畝包括耕地。原房99間半,由山門、東西耳房、大雄寶殿明三暗五、地藏王府、配殿等建築組成,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吸引了無數高僧鴻儒、大心居士、十方長者、善信人等。

 
    由於歷史的原因,妙高寺現僅存房屋18間,房屋面積360平方米。前殿建築為石基、青磚灰瓦,殿堂含廊,廊前四根木立柱上鑲嵌著精美的大型木雕。雙龍進洞的順方,精雕了龍鳳、花鳥圖案及文王訪賢、太公釣魚等歷史人物形象。朱漆大門兩旁,有一對雕琢精美的石鼓。位於寺院東南1000米處,有高僧墓塔一處,寺院東側又有比丘尼墓塔一處。其墓塔的風格有異於嵩山少林寺墓塔。從塔的造型和塔身的浮雕圖案探討,至少是隋唐建成,且與藏傳佛塔相似,為考證寺院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它以其淵源綿長的佛教文化在豫皖鄂三省交界處聲名遠播。

    圍繞妙高寺,佛地景點的線路形成一個O形,南天門、放生池、寺院、比皇尼塔林、迎佛合、高僧塔林等等,范圍約2公裡。南天門可謂入山第一古跡,門前號稱四大天王的古松直沖雲天。相傳秦王李世民私訪被追殺,幸得四武僧居關搭救,後秦王為悼記武僧被寇殺害而植栽於此,如今古松下敬香獻果終年不絕。入南天門後蜿蜒而上,經過一段S形山路後,便到了老虎頭,遠看酷似一臥虎巨頭。站在老虎頭極目遠眺,山下的長江河水似玉帶逶迤遠方,陣陣白霧纏繞山腰,雲斷千山,水斷霧連山隨畫活,雲為詩留,萬千氣象,令人流連忘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