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福建古田鶴塘觀音寺

福建古田鶴塘觀音寺

日期:2016/12/14 17:31:04      編輯:古建築紀錄

觀音寺大雄寶殿

觀音寺大雄寶殿

    觀音寺(圓明)坐落於福建寧德古田縣鶴塘鎮鶴塘村譚石橋虎山腳下,距鶴塘村莊3公裡左右,寺廟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坐西北朝東南,背靠仙山峰支脈的虎山,面向筆架山,寺前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寺的四周竹林繁茂,古木參天,背山面水,風景優美,可供游人小歇,香客們稱贊說:“觀音寺真是幽而秀,實為靈山寶地。”

    觀音寺始建約在宋太宗淳化年間,距今1000余年歷史,當時周圍群眾十分信奉,隨著時間的推移,千百年來兵站動亂,觀音寺早已殘塌斷壁,清末年見寺廟全毀,蕩然無存。改革開放後,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1992年在釋真護法師帶領下,發動群眾募捐籌資七萬元重建觀音殿、和齋堂、塑佛像。自此,昔日荊棘叢生,荒草遍野之地,今日已建成莊嚴的佛門聖地。

    2004年住持釋真護法師前往寧德霍童,該寺由釋定良法師繼任住持,於是他奔波忙碌,籌措善款,先後又新建了三層蓮池海會塔、地藏殿、念佛堂、客堂、宿捨和大雄寶殿。萬佛樓正在籌建中。

    大雄寶殿是全寺的核心,整個建築既講究整體的對稱呼應,錯落有致,又追求建築個性,呈明清時代建築風格,玻璃紅瓦,古樸典雅,大雄寶殿為雙檐無頂之古建築形體,殿堂雄偉壯觀,殿內彩繪斗拱,疏朗宏大。殿內佛像台上三尊佛像,中間是釋迦牟尼,左右兩旁分別是伽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大殿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像,羅漢像造型細膩,慈悲善目,身披袈裟,衣紋頸健舒暢,十分傳神,還有兩尊一米多高的小仙童,頭上打雙結,兩頰留酒窩,一手捧仙桃,一手托荷花,神態逼真,整個寺內綠蔭綴地,花木搖翠。春夏之際能聞鳥鳴千啭,蟬吟不窮,清泉淙淙一片清淨世界;晚秋時分,紅葉經霜,燦爛若火,濃蔭藏寺,五色紛披,更是一幅美不勝收的圖畫,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濃郁的佛境氣氛,使寺廟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觀音寺交通直達、通訊暢通、吃住方便、一年四季香客不斷,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次廟會更是聲勢浩大,遠近村落的善男信女雲集在這裡,熱鬧非凡,香客絡繹不絕,大殿前燭光搖曳,香煙袅袅,虔誠者們的誦經聲喝雄渾的鐘鼓轟鳴與清脆的馨香。在山谷間久久回旋飄蕩,置身其中,讓人放佛進入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觀音寺已聞名遐迩。

推薦閱讀:

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瓷器

唐風古韻善化寺

廣西貴港:千年古剎成立僧人消防隊

四川烏尤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