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芷溪古鎮
日期:2016/12/16 19:15:56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芷溪位於福建省連城縣南部,東經116度,北緯25度,玳瑁山系西側,屬東南丘陵丹霞地貌,為其間小盆地。東鄰廟前鎮,南接豐圖村與上杭縣蛟洋鄉毗連,西倚上杭縣南陽鎮,北靠新泉鎮,距連城縣城52km,距龍巖市區65km,距廈門265km,319國道、龍長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並建有互通和服務區,距冠豸山火車站28km,距冠豸山機場48km。
芷溪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雨量充沛,冬冷無嚴寒,夏熱無酷暑,四季分明,夏長冬短,春夏濕潤多雨,秋冬少雨干燥,山地氣候特征明顯,日氣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22.3℃,無霜期308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896毫米。
芷溪歷史悠久,因古時村邊溪流兩岸長滿芷草而得名,蕪山崗中心坪曾發現西周時期的陶罐,是福建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南宋以前屬新羅縣、長汀縣,南宋紹興三年置蓮城縣,屬古田鄉表正裡。元代、明代汀州升為路、府,芷溪屬連城縣表席裡。明清至民國時期,芷溪設保屬連城縣,後為崇新鄉政府駐地。蘇維埃時期,先後設新泉縣、新杭縣、新汀杭縣,芷溪均為區政府駐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連城縣成立,設芷溪鄉,後拆為芷溪、芷民兩鄉。1958年,芷溪設建制鎮,為連城縣5鎮之一。同年改為人民公社,次年撤銷公社劃入新泉公社。1972年,廟前公社成立,設芷溪、芷紅、芷星、芷民、坪頭、芷聯等大隊。1984年9月,廟前公社改設鎮,芷溪、芷紅、芷星、芷民、坪頭、芷聯設為行政村,即目前之建制。一般來講,芷溪包括芷溪、芷紅、芷星、芷民、坪頭、芷聯6個行政村,下轄店背、水井背、華屋、邱坑、草坪、寨上、背園等11個自然村,村落面積約10.8平方公裡,共2994戶11930人,主要聚居黃、楊、邱、華四姓客家人,黃、楊兩姓居多。
芷溪明清時期商業發達,繁榮達到鼎盛。特別是清康熙時期,至潮州的航運開通後,一方面芷溪當地拱橋店、涼棚街、三角坪和十字街等街道興建起來,另一方面外出經商的人也逐漸多起來。芷溪的繁榮使其成為連南一帶的商業中心之一,每月逢五逢十的墟市至今不衰,吸引著方圓幾十裡的商客。在外的芷溪商人,多為從事經營木材和紙品,並出現了許多巨商大賈,比較出名的有“兩代三個百萬公”。現今,芷溪的經濟支柱為竹席、竹筷加工,原料主要來自莒溪和上杭等地,據統計,有竹席加工企業20多家,竹筷加工戶10多家,同時擁有連城縣最大的籐竹木器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