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溪高速10月通車 去巫溪趕鹽市
日期:2016/12/13 22:22:53   編輯:古建築紀錄重慶4月17日電(見習記者 譚亞)今年底,擁有幾千年鹽文化歷史的巫溪縣寧廠古鎮即將開門迎客,當地旅游部門擬重塑一條“鹽市街”。記者昨日了解到,奉節至巫溪的奉溪高速(奉節-巫溪)公路將於10月建成通車,屆時市民從主城自駕至巫溪只要4個多小時,從巫溪縣城至寧廠古鎮僅需10分鐘。
重塑鹽巴鬧市邀客趕場
巫溪寧廠古鎮的歷史可追溯至宋朝,當時這裡稱得上是西部“鹽業交易中心”,吸引了大量鹽商齊聚謀生計。
“我們要重新塑造一條鬧市,邀游客來此進行體驗。”巫溪縣副縣長傅長波稱,為了不打破古鎮的寧靜和古韻,旅游開發只對內飾作修繕,不改變古鎮的外觀。據透露,寧廠古鎮的修繕工作將於今年5月開工,年底可建成迎客。屆時游客不僅可重走鹽城古道,還能體驗制鹽的整個過程。
制鹽生產線將成景點
記者了解到,從宋朝就有制鹽記載的大寧鹽廠,直到1996年才停產關閉,相比如今的制鹽工序,寧廠古鎮的方法采用的是最老舊的平鍋制鹽法,即采用蒸餾的方式不斷將鹽水蒸干而得鹽。
“目前已修繕恢復了一個車間,下一步准備將鹽泉引過來,恢復完整的車間生產線。”巫溪縣旅游局副局長李紅軍稱,游客前來旅游時可親自體驗這條最古老的制鹽生產線。
單日游客容量上千人
根據規劃,寧廠古鎮景點總面積為8700平方米,整個古鎮將分為解放街片區、中心街片區、生產街片區三部分來打造,屆時將打造成集家庭式休閒客棧、民俗老街與“鹽衙署”等於一體的體驗休閒游古鎮。
據介紹,寧廠古鎮的主要景觀線是河谷走廊,其中主要景點有龍君廟、秦家老宅、吊腳樓等,單日游客容量可達上千人。傅長波稱,10月份奉巫高速通車後,主城自駕至巫溪最多只要4個多小時,“從奉節到巫溪的車程將縮短至半個小時”。李紅軍透露,“下個星期到重慶和旅行社簽訂合同,並出台營銷方案。”
揭秘
古鎮險些毀於大轟炸 運鹽碼頭人擠人
現年87歲的退休老黨員陳世義在這裡制了一輩子鹽,令他最難忘的還是1942年那場大轟炸。“當天早上九十點鐘,有5架飛機從鹽場上空飛過,一口氣丟下了幾十顆燃燒彈,當時我正在車間制鹽,一個婦女被山上炸下來的飛石炸死,懷裡還抱著一個剛滿月的孩子。幸虧部分燃燒彈都丟到了芝麻缸裡,不然整個古鎮都要被燒完。”
據了解,鼎盛時期的寧廠古鎮有100多個鹽巴造坊,分為材灶和炭灶,制出來的鹽質量上好,主要供應川、陝、鄂等地。74歲的老人段勝譽回憶說,當時陝西、湖北的商人都來這裡背鹽,十分鬧熱,運鹽碼頭上鹽商要排著隊走,時常有人被擠到河裡。
91歲的陳緒昌曾是當地的“第二富”。當時他的鹽廠擁有1個材灶、3個炭灶。“第二富”是啥概念?陳緒昌算了一筆賬:一個炭灶每天可產出十幾擔鹽,一擔鹽可賣2~3個銀元,一天下來他的毛收入就達上百個銀元。 見習記者 譚亞
縱深
打造古鎮游 需挖掘文化內涵提高精致度
市旅游局旅游發展處相關人士稱,目前古鎮旅游已成為我市重要旅游資源。重慶水碼頭的歷史沿革為古鎮加深了“內涵”,比如以鹽文化著稱的巫溪寧廠古鎮,這是我市古鎮獨有的優勢,為了將古鎮旅游做大做強,今後我市將對古鎮提檔升級,在精致度上做文章。
市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秘書長吳濤稱,重慶古鎮存在的問題是規模不大,整體的歷史文化挖掘不夠,吳濤認為,不宜盲目追求數量,今後的工作應在古鎮管理保護上下工夫。